[实用新型]一种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干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2628.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卢晏波;焦鑫;王耀林;张惠;马秀平;张磊;申轶华;栗进波;胡贤贤;任超;刘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澎 |
地址: | 046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化机 污泥 进料 分流 装置 包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干化机,所述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包括进料管和多个分流管,多个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料管的排料口连通,多个所述分流管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可以将输入干化机的污泥分流,使得污泥分布均匀、减少干化机机头处局部积料、减少机头干化机轴承处漏污泥、改善干化机污泥干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及包含其的干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污泥输送泵将污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干化机顶部的进料口处,污泥直接进入干化机内,存在污泥分布不均匀、机头处局部积料过多、机头干化机轴承处漏污泥、污泥干化效果不好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污泥均匀进入干化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包括进料管和多个分流管,多个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均与所述进料管的排料口连通,多个所述分流管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所述分流管在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使得污泥均匀进入干化机,采用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可以将输入干化机的污泥分流,使得污泥分布均匀、减少干化机机头处局部积料、减少机头干化机轴承处漏污泥、改善干化机污泥干化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进料管的排料口内,所述连接板上具有多个分流孔,多个所述分流管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分流孔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分流管,避免进料管和分流管连接处漏料。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相对于所述进料管向外倾斜设置,且每个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连接板的夹角均为60°。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厚度为4mm,材质为316L。
进一步,所述分流管为3个。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分流管均为圆柱体管。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的外径为325mm,壁厚为4mm;所述分流管的外径为89mm,壁厚为4mm;所述分流管的长度为35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有效分流的基础上,分流管长度不会影响现有干化机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分流管的材质为316L。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干化机,包括所述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和干化机壳体,所述干化机壳体上具有进料口,所述进料管穿设在所述进料口处并与所述干化机壳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干化机壳体内。
进一步,所述进料管垂直于所述进料口所在平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化机污泥进料分流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化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料管,2、分流管,3、连接板,4、干化机壳体,5、污泥输送管道,6、污泥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潞安煤基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2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缸用漏斗状过滤结构
- 下一篇:雷达组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