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药汤控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2106.6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葸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药汤控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汤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元件、药汤罐;所述控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加热板、PLC控制器、蓄电池;所述药汤罐为圆柱状罐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中间有内胆,内胆为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圆柱筒,悬空放置在药汤罐内,仅在开口处与药汤罐开口连接,内胆内有一个药渣盒;药汤罐上层内壁上嵌有控制面板,开口出配置有保温盖;内胆的底端上装有加热板,侧壁中段以上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药汤罐的下层下端开口,里面装有PLC控制器,蓄电池的外壳为圆柱状,用螺纹与药汤罐的下层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中药药汤保温,利用控温元件对药汤温度进行控制,将药汤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患者服用药汤符合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药汤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理论伤寒杂病论中指出疾病的病机需要与中药的服用温度相结合,才能使得药物达到治疗的最优效果,有些药物需要热服,有些需要小冷服,有些需要温服,其中温服的范围又很广,个人对于温度的理解和感知也不一样,导致用药效果不好,有些甚至有胃肠道不适;患者在服药时缺乏对中药药汤温度把控的工具,难以做到严格听从医嘱,在合适的温度下服下中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服用中药的患者缺乏对中药药汤温度把控的工具,难以做到严格听从医嘱,在合适的温度下服下中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中药药汤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元件、药汤罐;
所述控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加热板、控制器、蓄电池;
所述药汤罐为圆柱状罐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中间有内胆,内胆为上端开口的不锈钢圆柱筒,悬空放置在药汤罐内,仅在开口处与药汤罐开口连接,内胆内有药渣盒;药汤罐上层内壁上嵌有控制面板,开口出配置有保温盖;内胆的底端上装有加热板,侧壁中段以上装有一个温度传感器;药汤罐的下层下端开口,里面装有PLC控制器,蓄电池的外壳为圆柱状,用螺纹与药汤罐的下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盖与药汤罐上层通过螺纹连接,保温盖的内底面上垫有橡胶垫,中央凸起橡胶塞封堵内胆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与药汤罐之间的间隙被抽成真空。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带有显示屏、开关机按键、上调按键、下调按键、确认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固定在与药汤罐下层内壁等直径的圆盘基座上,圆盘基座的底面有两片暴露在外的金属片,一片金属片在圆心位置,另一片金属片为圆环,以处在中央的金属片为圆心安置,金属片分别连接PLC控制器的接电端。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外壳为圆柱状,直径与药汤罐的外径相同,上表面有凸起的小圆柱,小圆柱与药汤罐的内径以螺纹连接;蓄电池的正负极为凸起的金属柱,与PLC控制器的金属片对应;外壳侧面上有蓄电池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药渣盒为侧壁上遍布小孔的盒子,盒子盖子上带有拉环。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控温装置利用加热药汤的温度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控制面板将医生叮嘱的药汤温服、热服的温度设定好,PLC控制器对药汤的温度进行控制使药汤温度保持稳定,患者可根据医生叮嘱设置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中药药汤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药药汤控温装置主视图透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2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酸氯环利嗪生产用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圆头机顶闪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