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伞式可调节取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1735.7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曹维拯;邢庭瑀;吴健平;何家乐;赵杰;李志刚;王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伞式可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伞式可调节取栓装置,包括内管、外管、近端抓捕伞、远端抓捕伞、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侧表面设置开槽;在所述开槽处,所述近端抓捕伞的顶部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内管连接;在所述开槽处,所述远端抓捕伞的顶部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远端抓捕伞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内管、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进行内折和外展;所述第二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内管、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进行内折和外展。本取栓装置,能够实现对血栓的双侧抓捕,提高夹持力,并防止脱落或破碎的血栓随血流逃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脑血管取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伞式可调节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栓塞可能引发心梗、脑卒中,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血栓抽吸等。机械取栓及血栓抽吸,均是通过物理方法从人体血管中取出血栓,从而使血管再通,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机械取栓是依靠导丝、导管的辅助,将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取栓支架送至目标位置,所述取栓支架释放后捕捉血栓并将其拉入导管后取出体外。
但现有的取栓支架释放后一般呈卷筒状,只能从单侧对血栓进行抓捕,且表面由网格构成,夹持力有限,取栓过程中血栓容易从取栓支架上脱落。若血栓脱落或破碎,现有取栓支架无法再进行抓捕,脱落或破碎的血栓随血液逃逸,风险巨大。此外,现有取栓支架释放后直径不能调节,对于血管的适应性较差。具体地说,若所选支架直径偏大,取栓过程中容易刮伤血管;若所选规格偏小,又难以抓捕体积较大的血栓。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双伞式可调节取栓装置,实现对血栓的双侧抓捕,提高夹持力,并防止脱落或破碎的血栓随血流逃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对血栓的双侧抓捕,提高夹持力,防止脱落或破碎的血栓随血流逃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伞式可调节取栓装置,包括内管、外管、近端抓捕伞、远端抓捕伞、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外管侧表面设置开槽;在所述开槽处,所述近端抓捕伞的顶部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内管连接;在所述开槽处,所述远端抓捕伞的顶部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远端抓捕伞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内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内管、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进行内折和外展;所述第二连接杆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内管、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进行内折和外展。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抓捕伞与所述远端抓捕伞的伞面的开口方向相对或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近端抓捕伞和所述远端抓捕伞的伞面覆盖有防漏层;所述防漏层包括高分子膜或金属编织网。
进一步地,还包括头端;所述头端与所述外管的尾端连接;所述头端形状包括圆台状,且所述头端远离所述外管尾端的一侧为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头端与所述内管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且所述内管与所述头端内径贯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栓,所述紧固栓安装于所述外管侧表面;所述紧固栓被配置为固定所述内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刻度表;所述刻度表设置于所述内管侧面;所述刻度表被配置为计量所述近端抓捕伞与所述远端抓捕伞的伞面的撑开角度,或计量所述近端抓捕伞与所述远端抓捕伞的伞面的撑开平面的直径。
进一步地,包括铰接结构,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内轴和外环;所述内轴位于所述外环内部,所述内轴与所述外环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内管及所述近端抓捕伞的伞面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内管及所述远端抓捕伞的伞面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心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1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基坑降水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套筒内水土压力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