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91644.3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云鹏杰;苏玉香;蒋嘉豪;沈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自给 检测 平台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检测平台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充电不便等技术问题。检测平台包括能够漂浮在海洋上的船体,本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船体上设置的充电接收线圈、接收和控制模块、DC‑DC转换模块以及储电设备,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漂浮在海面上的充电浮体;充电浮体上固设有充电发射线圈和发射模块,充电发射线圈和发射模块相连接,充电接收线圈与充电发射线圈相匹配其两者能够形成电磁感应。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无线充电原理进行充电,全程不需要连接线缆,方便高效,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平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具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海洋水文监测和环境监测尤为重要,在海洋监测领域,通常会搭建检测平台,其通常以小型船舶为基础,搭载多种海洋测量传感器,以遥控、自主的工作方式,完成对用户感兴趣区域的相关海洋测量,可用于港口、污染海域、岛礁周边等区域的多种要素同步测量,也可完成大范围海洋现场监测、取样和遥感现场定标等任务,有效减少人力,提高测量效率。现阶段绝大部分检测平台使用燃油或蓄电池作为能源,使用燃油污染环境,而采用蓄电池存在着续航有限、充电麻烦等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064192U,公告日:2013-07-17) 公开了一种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无人船,包括由甲板和船底构成的船体、三角帆、桅杆、船体内的控制与导航系统与电源和波浪驱动装置,上述的船体的内部还包括有固定在甲板之下重块、固定在船底上的浮体以及重块与浮体之间有弹簧支撑,且重块,弹簧和浮体的连线中心与船体重心垂直轴重合,且船体是由甲板、船底与左侧软板、右侧软板、后侧软板构成的一个类皮囊状、楔形船体,左侧软板、右侧软板和后侧软板是能够弯曲变形的软的弹性片体,并在甲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无人船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驱动,主要利用太阳能和波浪能,但是容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导致供能不稳定,无人船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较差,传统的蓄电池充电存在着耗时长、充电麻烦、充电位置局限性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的充电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检测平台包括能够漂浮在海洋上的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所述船体上设置的充电接收线圈、接收和控制模块、DC-DC转换模块以及储电设备,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固定漂浮在海面上的充电浮体;所述充电浮体上固设有充电发射线圈和发射模块,所述充电发射线圈和所述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相匹配其两者能够形成电磁感应。
其原理如下:本无线充电装置为近海海域环境与水文检测平台提供充电服务。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有固定位置的充电浮体,充电浮体上设有充电发射线圈,充电发射线圈与船体上设置的充电接收线圈以及接收和控制模块相配合,需要充电时,将船体停泊在充电浮体处,开启充电模式,将线缆输送至充电发射线圈上的电能发射到充电接收线圈以及接收和控制模块上,并存储在储电设备内,进而实现安全可靠,智能无线充电的目的,对船体进行能源补充;其使用简单高效、制造方便。
本技术方案中的远距离无线充电引入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一款基于无线充电原理的船型。其无线充电原理可以是专利号为: CN201610741059.5、CN201310087324.9或CN201810646082.5中的相关技术。
在上述的海洋自给式检测平台用无线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浮体包括四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浮岛,四个浮岛围成泊位空间且所述船体能够停靠在所述泊位空间内,所述充电发射线圈位于所述泊位空间四周。这样便于船体停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1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菌器械包收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