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池智能供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0281.1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4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华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 智能 供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池智能供水装置,涉及一种恒温池温度的控制。CN202975864U披露了一种温控添加热水保池恒温的技术,但其存在下列问题:热水管的水,有的因散热过多温度低于池温下限,入池致使池温跌破下限,有的因受热过多温度过高,入池致使入处温高不能承受;针对此,本装置包括控制入池水路的第一阀4,控制第一阀4的控制器3,向控制器3提供池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阀4上游分出不入池水路的多通5,控制不入池水路的第二阀7,控制第二阀7的控制器3,向控制器3提供多通5管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从而控制这部分水走不入池水路流至池外,解决了此问题。本装置可用于需恒温的养殖池、泳池、浴缸、足浴盆等场合。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所说的池是指应用中被恒温的容器,所说的水是指应用中加入池中控制池温的流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池温度的控制,具体是一种恒温池智能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池自动补热量,现有方法之一是温控池内电加热。此法占损体验空间令人不爽,在空气中不漏电的外皮破损浸水里就会漏电。
现有方法之二是温控外围电加热器,即在池的周围或者底部布置加热器。此法由于池壁常为保温材料,传热效率低损耗大,若破壁组装,有补缺防漏等麻烦。
现有方法之三温控循环泵电加热。此法仍有上述漏电之忧(少些),增加了水泵噪音及成本以及花瓣浴中草药浴堵塞水泵的问题,在池没预留且不能钻洞接管的情况,则要么解决软管被吸扁问题,要么承受体验区有硬管带来的不爽。
以上方法都未能用上太阳能温泉等低碳热水。
现有方法之四是将接近略高于设定温度的水,不断加入池中以维持设定温度,如CN206387794U。此法连续不断加水,消耗甚大。
现有方法之五是温控添加热水,如CN202975864U。此法目前也存有问题,热水管里的水因为长时间散热或其它,其温可能低于池温控下限,加入恒温池会使池温跌破下限致恒温失败。反之,温度过高的热水放入恒温池也能让体验者不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温池智能供水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之五所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恒温池智能供水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先比较背景技术之五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入池水路的第一阀4,控制第一阀4的控制器3,向控制器3提供池温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阀4上游分出不入池水路的多通5,控制不入池水路的第二阀7,控制第二阀7的控制器3,向控制器3提供多通5管温的第二温度传感器6。
也就是,背景技术之五来自热水管的水只有一条路全部入池,本实用新型新增不入池水路及控制它的电路,用其将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水排到池外,不让其对池恒温产生负面作用,只让合要求的水入池参与恒温控制。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增不入池水路用其将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水排到池外的结构,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的效果:
避开了背景技术之一至四所述的问题,解决了背景技术之五中所述的问题,提高了控温精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者过高的水对池恒温的损坏,也避免了从损坏中恢复所增加的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背景技术之五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添加热水保池恒温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添加冷水保池恒温的示意图。
图中:2-第一温度传感器,3-控制器,4-第一阀,5-多通,6-第二温度传感器,7-第二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华,未经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0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储油罐抑波用柔性抑波浮板
- 下一篇:一种卡片式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