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墙面磨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6640.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5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华红;张维炎;楼波龙;应黎钢;严益锋;余宣君;嵇威威;戚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B24B55/10;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涂料 墙面 磨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墙面磨平装置,包括一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壳体前端设有安装在电机轴上的打磨轮,壳体后端设有把手;所述壳体外侧套设有一空腔环,且朝向打磨轮一侧设有多个与空腔环内部连通的气孔,空腔环内部与吸尘机构相连通;所述空腔环的上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通过螺纹活动安装螺纹杆,螺纹杆靠近打磨轮一端安装有挡板。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气孔的空腔环来吸附打磨轮四周的灰尘,避免灰尘四处飘散,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在空腔环上下端设置可移动的挡板,利用挡板来限制打磨的深度,保护墙面,防止出现凹坑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墙面磨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中,装修墙面均需要二次磨平,磨平时大多利用磨平器进行。由于磨平过程中粉尘较大,磨平时需要同步使用吸尘器,即一边磨平一边吸尘,整体操作麻烦,效率低,若采用两个人同时进行,则人工成本较高,并且吸尘器的功率大,对于磨平产生的灰尘进行吸除时能耗浪费较大,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同时,磨平器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个别部分过度打磨,从而出现凹坑的情况,影响墙面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避免打磨墙面时灰尘四处飘散的建筑施工用涂料墙面磨平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涂料墙面磨平装置,包括一中空的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机,壳体前端设有安装在电机轴上的打磨轮,壳体后端设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侧套设有一空腔环,且朝向打磨轮一侧设有多个与空腔环内部连通的气孔,空腔环内部与吸尘机构相连通;所述空腔环的上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通过螺纹活动安装螺纹杆,螺纹杆靠近打磨轮一端安装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空腔环为内部中空的环形结构,空腔环的底部设有出尘接头,出尘接头一端延伸至空腔环内部,另一端连接吸尘机构。
优选地,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储尘箱和抽风机,储尘箱一侧设有进尘接头,进尘接头通过风管与空腔环的出尘接头相连接,另一侧设有出气接头,出气接头连接抽风机;所述储尘箱内设有空气滤网,空气滤网位于进尘接头和出气接头之间。
打磨墙面时,电机带动打磨轮转动,打磨轮对墙面进行打磨,此时抽风机工作,使得储尘箱内产生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打磨产生的大部分灰尘由空腔环的气孔吸入空腔环内,然后通过出尘接头被吸入储尘箱内,储尘箱内的空气滤网,可以阻挡灰尘,将其收集在储尘箱内,大大避免了打磨墙面时灰尘四处飘散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空腔环上下端通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打磨凸起较高的墙面时,可根据凸起的程度调节螺纹杆的位置,使挡板与打磨轮的打磨面形成一定的位置差,打磨墙面时,当凸起被磨平后,挡板与墙面相抵接,使得打磨轮无法继续对墙面打磨,有利于避免过度打磨出现凹坑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利用带气孔的空腔环来吸附打磨轮四周的灰尘,避免灰尘四处飘散,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在空腔环上下端设置可移动的挡板,利用挡板来限制打磨的深度,保护墙面,防止出现凹坑现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腔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尘箱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壳体1、把手2、空腔环3、打磨轮4、安装板5、螺纹杆6、挡板7、出尘接头8、储尘箱9、进尘接头10、横板11、抽风机12、出气接头13、空气滤网14、气孔15、电机1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6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