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超声下静脉注射针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84848.4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潭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静脉 注射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超声下静脉注射针,包括针头、助推管和手柄,助推管内部贯通具有管腔,手柄前端伸入助推管的管腔内,助推管上沿其轴向长度方向分别间隔开有若干组嵌入孔,手柄前端则对应嵌入孔配合凸出具有凸块,凸块与嵌入孔嵌入配合;手柄前端内部对应凸块位置处开有镂空孔;外管前段内壁与针头外周面之间还弹性连接有避免针头回缩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凸块与嵌入孔的配合,可明确出针长度,出针不会自然回缩,并可根据需求在注射中适时微调,便于对注射深度进行可视化控制,避免过深或过浅的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满足内镜超声引导下食管胃曲张静脉断流术(EUS‑SVD)的手术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特别是内镜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超声下静脉注射针。
背景技术
内镜下硬化术(EIS或EVS)是通过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再出血的方法。硬化剂注入静脉内损伤血管内皮,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白细胞浸润,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机化导致曲张静脉闭塞。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聚桂醇、无水乙醇、0.5%~1.0%乙氧硬化醇、5%油酸氨基乙醇等。内镜下硬化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疗法。
临床内镜下静脉曲张注射治疗,在内镜的观察下,经内镜钳道插入内镜注射针,对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注射。但注射的硬化剂、组织胶及其他介质的计量,都是由临床医生决定的。对于剂量的多少,注射部位的位置控制,往往无法做到精确精准,对治疗效果存在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内镜超声下使用,可便于术者直观地控制注射点注射深度,并在注射过程中适时微调,对注射深度可做清晰可视化控制的内镜超声下静脉注射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超声下静脉注射针,包括针头、助推管和手柄,手柄内贯通具有供介质通过的进液腔,所述的进液腔前端通过输液内管与针头管路连通,进液腔尾端为注液口,所述的针头及输液内管外设有外管,所述外管前端供针头贯穿伸出、尾端与助推管固定,所述的外管尾端外周面上还包裹设有护套管,所述的助推管内部贯通具有管腔,所述的手柄前端伸入助推管的管腔内,所述的助推管上沿其轴向长度方向分别间隔开有若干组嵌入孔,所述的手柄前端则对应嵌入孔配合凸出具有凸块,所述的凸块与嵌入孔嵌入配合;所述的手柄前端内部对应凸块位置处开有镂空孔;所述的外管前段内壁与针头外周面之间还弹性连接有避免针头回缩的弹性件。
在上述方案中,巧妙地在助推管上设计了多个间隔的嵌入孔,可在确定需要出针长度时,在助推管上根据嵌入孔的排布位置调整出针长度,同时前端设计弹性件,在转换出针长度时,针头受阻力也不会发生自然回缩。通过嵌入孔和凸块的配合设计做到了可视化控制注射深度,并在术中适时进行调整,避免了过深或过浅的注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固定出针长度,每组嵌入孔包括两个嵌入孔,这两个嵌入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的手柄前端则对应嵌入孔配合设有两个凸块和两个镂空孔。即在固定出针长度时,由一对位于同一径向截面上的嵌入孔配合固定。
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出针长度进行微调,相邻两组嵌入孔的中心线所在的直线之间具有旋转角度。在调整出针长度时,可按下凸块,使凸块与原有的嵌入孔脱离,而根据出针需求向前或向后旋转拉动,直至到所需的相邻嵌入孔位置处,凸块与该位置处嵌入孔配合,锁定出针位置。
优选的,为了实现下压凸块使得凸块与嵌入孔脱离,可在凸块下方设计镂空孔,为凸块下压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所述的镂空孔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上下底均与手柄轴线平行,且等腰梯形的上底位于靠近手柄轴线的一侧。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针头导向出针,所述的外管前端具有导引头,所述导引头内贯穿设有供针头伸出的贯穿孔;所述的导引头前端为弧面,尾端具有导向斜面,所述的导向斜面斜度与针头的出液口斜面斜度相配合;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圈,所述的弹簧圈环绕在位于导引头内侧的针头外周面上,弹簧圈一端与导向斜面连接、另一端与针头外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潭,未经陈洪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4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寒服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的滤网尘埃清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