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3840.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唐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才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52;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曹聪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养殖 废水 生物 流化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包括置于装置主体内部的调节池、厌氧生物膜池、内部设有流化床悬浮填料与穿孔曝气管的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斜管沉淀池、除重金属过滤池、单独设立的内部设有鼓风机的设备间;鼓风机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穿孔曝气管,厌氧生物膜池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调节池与厌氧生物膜池之间、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与斜管沉淀池之间以及斜管沉淀池与除重金属过滤池之间直接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解决了目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设备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难以彻底除去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而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高产放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质量效益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但由于我国水产养殖仍采用大引大排的方式,既极大的消耗了水资源,而且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残余和鱼、虾、蟹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水体、池塘底泥等造成了污染,使得养殖水体日趋富营养化,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
且在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常见的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等方法,虽然这些处理方法都是成熟的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但是各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彻底除去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如物理处理法,其中的过滤法只能除去养殖废水中的残余饲料和排泄物,对于其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和小颗粒污染物则难以除去;如泡沫分离法,只能除去养殖废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对于其他的污染物则难以去除;如化学处理法中的电化学法,虽然可以去除其中的氨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成本较大;如臭氧处理法,则需要通入大量的臭氧,也会增加处理的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解决了目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设备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难以彻底除去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而对周边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顶针油缸结构,包括装置主体18、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8内部的调节池12、厌氧生物膜池13、内部设有流化床悬浮填料4与穿孔曝气管5的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斜管沉淀池15、除重金属过滤池16、内部设有鼓风机9的设备间17、用于运输压缩空气的第一管道19与用于运输养殖废水的第二管道20;其中,所述鼓风机9通过所述第一管道 19连接所述穿孔曝气管5,所述厌氧生物膜池13通过所述第二管道20 连通所述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所述调节池12通过潜污提升泵2及所述第二管道20与所述厌氧生物膜池13直接连通,所述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通过筛孔过滤板6及所述第二管道20与所述斜管沉淀池15 直接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15通过所述第二管道20与所述除重金属过滤池16直接连通,所述设备间17单独设立于装置主体18的内部。
优选,应用于养殖废水的生物流化床装置进一步包括置于所述调节池12内部的人工格栅1与所述潜污提升泵2、置于所述厌氧生物膜池 13内部的高效组合生物填料3、置于所述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内部的筛孔过滤板6、置于所述斜管沉淀池15内部的斜管蜂窝填料7、置于所述除重金属过滤池16内部的改性高效活性炭填料8以及置于所述设备间17内部的污泥回流泵10与带自动监控系统的电气控制柜11。
优选,所述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与所述斜管沉淀池15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斜管沉淀池15内的污泥输送至所述厌氧生物膜池13的第三管道21。
优选,所述流化床悬浮填料4呈流化状态于所述好氧流化床生物膜池14中自由悬浮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才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才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3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