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83200.5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5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丽;白玛旦增;高磊;孙慧娟;谢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A01G18/6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850000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食用菌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包括水槽和培养装置,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吸水棉线、吸水棉、出菌膜、菌种介质,培养装置放置于水槽内的上方,水槽内的下半部分储水,培养盒内填充菌种介质,培养和的顶部设置出菌膜,培养盒的底部开孔,吸水棉的上端穿过培养盒位于培养盒内,吸水棉位于水槽内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培养装置采用吸水棉线进行缓慢吸水,从而保持菌种介质的湿润,同时,采用能够放置多个培养装置的水槽,采用多层结构的水槽循环水,保持活水,防止死水,采用水池供水,保证充足的活水,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且不会造成水量过大而导致的培养失败问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类种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种植培养需要保持湿度,而对于高原地区,空气环境较为干燥,长时间保持湿润需要经常浇水,人工劳动强度大,而水量过大会导致培菌失败,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和培养装置,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盒、吸水棉线、吸水棉、出菌膜、菌种介质,所述培养装置放置于所述水槽内的上方,所述水槽内的下半部分储水,所述培养盒内填充所述菌种介质,所述培养和的顶部设置所述出菌膜,所述培养盒的底部开孔,所述吸水棉的上端穿过所述培养盒位于所述培养盒内,所述吸水棉位于水槽内的下部。
进一步,所述水槽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水槽的中段,所述水槽为多个,相邻两个水槽之间的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位于端部的水槽进水口与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连接,位于端部的水槽排水口与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排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水槽位于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食用菌培养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培养装置采用吸水棉线进行缓慢吸水,从而保持菌种介质的湿润,同时,采用能够放置多个培养装置的水槽,采用多层结构的水槽循环水,保持活水,防止死水,采用水池供水,保证充足的活水,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且不会造成水量过大而导致的培养失败问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槽、2-培养装置、3-支架、4-循环水管、5-水池、6-循环水泵、11-进水口、12-排水口、21-培养盒、22-吸水棉线、23-吸水棉、24-出菌膜、25-菌种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1和培养装置2,所述培养装置2包括培养盒21、吸水棉线22、吸水棉23、出菌膜24、菌种介质25,所述培养装置2放置于所述水槽1内的上方,所述水槽1内的下半部分储水,所述培养盒21内填充所述菌种介质25,所述培养盒21的顶部设置所述出菌膜24,所述培养盒21的底部开孔,所述吸水棉23的上端穿过所述培养盒21位于所述培养盒21内,所述吸水棉23位于水槽1内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3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石多级筛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