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容器内胆铜箔包覆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81669.5 | 申请日: | 2020-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旺;胡寿仁;胡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冉国政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容器 内胆 铜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容器内胆铜箔包覆结构,包括保温容器的金属内胆,内胆的胆身部高度为H,在所述胆身部的外周包裹有铜箔,延伸出胆身部上端的铜箔上端部弯折于金属内胆的颈部,延伸出胆身部下端的铜箔下端部弯折于金属内胆的底部,通过焊机电极自所述底部向上滑动至所述颈部,焊机电极与金属内胆之间的铜箔熔合于金属内胆外壁构成焊接线。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容器内胆铜箔包覆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铜箔松动,长久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容器内胆的铜箔包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容器,如金属保温杯,一般包括内胆和外壳,外壳由壳身和壳底构成,壳底连接在壳身的下端,内胆置于壳身和壳底围成的空间里,在内胆和外壳之间为真空层。真空层虽然具有很好的保温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目前公认的方式之一,是在内胆的外表面镀铜,然而,镀铜需要外发委外加工,加工周期长,运输成本增加,运输过程碰撞还会产生产品不良;而且镀铜废水毒性大,不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申请号为201711276819.0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不锈钢真空保温杯内胆热反射膜的沉膜工艺》,其利用高温将铜汽化,然后将汽化的铜附着在内胆表面,形成镀层。该方式成本较高,耗能较大,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容器内胆铜箔包覆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铜箔松动,长久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容器内胆铜箔包覆结构,包括保温容器的金属内胆,内胆的胆身部高度为H,在所述胆身部的外周包裹有铜箔,延伸出胆身部上端的铜箔上端部弯折于金属内胆的颈部,延伸出胆身部下端的铜箔下端部弯折于金属内胆的底部,通过焊机电极自所述底部向上滑动至所述颈部,焊机电极与金属内胆之间的铜箔熔合于金属内胆外壁构成焊接线。
弯折的所述铜箔下端部将所述底面全部覆盖构成铜箔圆底,在所述底面与铜箔圆底之间设置有由钎焊剂粉末通过真空钎焊构成的用于连接底面与铜箔圆底的钎焊层。
所述铜箔的厚度为0.005~0.02mm。
所述铜箔的厚度为0.0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焊机电极自所述底部向上滑动至所述颈部,焊机电极与金属内胆之间的铜箔熔合于金属内胆外壁构成焊接线,这种焊接结构能够有效防止铜箔松动,长久保持良好的保温效果。外表面包裹铜箔,替代镀铜,保温效果比镀铜更好,24H保温测试,保温性能比镀铜平均高出5°;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避免外发镀铜过程运输产生凹点等不良。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使用钎焊剂粉末使铜箔和内胆结合更加牢固,避免铜箔脱落后与外壳接触造成响杯或保温不良;这种使用钎焊剂粉末的钎焊结构,非常适合底部真空间隙较小的保温容器,因为钎焊剂粉末的厚度小于市售的钎焊片的厚度。
更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焊接线结构与所述钎焊结构,使得能够采用更薄的铜箔,进一步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1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造件的检验翻转平台
- 下一篇:一种快速捕捉并固定活猪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