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8649.2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储;赵晋斌;柳杨;张劲冬;成永昌;马黎雨;史航;乔雨;史亚东;闫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方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卫星 数据 接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包括箱型舱体,箱型舱体上表面设置有可开闭的天线顶盖,天线顶盖下方的箱型舱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由升降驱动系统驱动,升降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系统;箱型舱体内设置有电子设备机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地面固定站和传统机动站的缺点,能够满足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标准需求,具有电动调平功能、快速转移和机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 现有的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主要是卫星地面接收站,其主要任务是对相应的卫星进行跟踪捕获、接收、解调以及记录卫星遥感数据和辅助数据。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一般主要由天伺馈分系统、任务管理分系统、测试标校分系统和时频终端等部分组成。
现有的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主要功能为:
1. 接收上级下达的任务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2. 接收用户的任务需求,进行推演仿真制定系统工作计划。
3.实时跟踪任务卫星并接收其下传的各类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解密、解压、去格式化处理。
传统的卫星数据接收系统主要分为地面固定站和传统机动站两种。
地面固定站由天线系统和放置配套电子设备的机房组成。地面固定站的建设对场地要求高,项目占用面积大,项目建设周期长,需要基础建设配套和供电供水通信配套等。地面固定站工作模式简单可靠,但无机动性,因任务需要更改接收位置时只能重新建站。
传统机动站由天线系统、配套电子设备方舱和载车平台组成。根据不同的配置组成天线车和设备车,两车一站组合;或者天线加设备舱一车一站组合。其中电子设备舱一般长度在五米以上。带有载车平台的机动站具有高机动性,可执行各类紧急任务,但机动站的载车平台利用率很低,接收到新的任务位置后往往数月甚至数年都不再移动。再次移动时传统机动站多会产生机动平台生锈难以移动等各类问题。
另外,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天线系统对空间角度信息十分敏感,天线系统的水平程度和稳定程度,对工作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在大风等环境条件下,会产生额外的角度误差,将直接影响到卫星数据接收系统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克服了传统的地面固定站和传统机动站的缺点,能够满足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标准需求,具有电动调平功能、快速转移和机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卫星数据接收方舱系统,包括箱型舱体,箱型舱体上表面设置有可开闭的天线顶盖,天线顶盖下方的箱型舱体内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由升降驱动系统驱动,升降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系统;箱型舱体内设置有电子设备机柜。
所述的箱型舱体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系统进出口,天线顶盖的形状与天线系统进出口相匹配,天线顶盖的一侧与天线系统进出口处的箱型舱体上表面对应侧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天线顶盖驱动电机驱动天线顶盖通过铰接机构进行翻转。
所述的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和竖直设置的四个丝杠;载物平台的四角对应设置有丝杠孔,四个丝杠分别穿设在对应的丝杠孔内;四个丝杠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箱型舱体内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转动连接,四个丝杠上均设置有丝杠螺母,载物平台的底部四角分别与对应的丝杠螺母连接;升降平台驱动装置驱动四个丝杠同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方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方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8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