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8025.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生 |
主分类号: | B65H51/08 | 分类号: | B65H51/08;B65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46759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放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包括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两侧面均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外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辊轮,所述轨道槽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放置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外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辊轮,所述轨道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组轨道槽并且在两组轨道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一号辊轮和二号辊轮,从而能够轻松的将线缆盘升起来,减少摩擦,使用方便,快捷,节省人力,可以适应各种规格的线缆盘,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耐用,方便运输和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而通信光缆是由若干根光纤构成的缆心和外护层所组成,光纤与传统的对称铜回路及同轴铜回路相比较,其传输容量大得多、衰耗少、传输距离长、体积小、重量轻、无电磁干扰、成本低,是当前最有前景的通信传输媒体,在安装电力电缆或通信光缆时,需要将绕缆盘上的缆线放出进行铺设,而在放缆时需要使用到放缆架放缆。
但是,传统放缆架的缺点是要将很重的线缆盘抬离地面,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放缆架的缺点是要将很重的线缆盘抬离地面,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放线装置,包括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两侧面均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部可拆卸连接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外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辊轮,所述轨道槽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放置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外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辊轮,所述轨道槽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推进块,所述推进快与二号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轴承,所述螺杆一端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焊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一号辊轮和二号辊轮均为凹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具体数量设置有若干组且若干组凹槽等距分布,所述凹槽为U型结构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滑孔为长条形结构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轨道槽具体数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轨道槽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轨道槽一侧为开口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两组轨道槽并且在两组轨道槽内部转动连接有一号辊轮和二号辊轮,在对线缆放线时将线缆盘由轨道槽开口处滚动至轨道槽中,然后根据线缆的宽度转动螺杆使得推进快横向移动从而推动一号辊轮在滑孔内移动,从而能够轻松的将线缆盘升起来,减少摩擦,使用方便,快捷,节省人力,可以适应各种规格的线缆盘并且可以解决传统放线架提升横杠长时间使用变形下弯,影响电缆盘转动效果的问题,从而使得本装置结构简单,耐用,方便运输和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槽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道槽、2一号固定杆、3二号固定杆、4固定块、5把手、6螺杆、7连接部、8推进块、9一号辊轮、10二号辊轮、11滑孔、12凹槽、1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生,未经陈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8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耐压耐高温安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