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老虎幼虫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7964.3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竹胜;侯叶青;张仲花;常文英;赵秀萍;柴清亮;乔丽萍;姚付春;柴万军;左志伟;韩睿;韩长青;王三元;赵贵拴;赵丽瑞;郑宝寿;王强;杨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4300 山西省忻州***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老虎 幼虫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捕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老虎幼虫诱捕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土坑,土坑周围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土埂,土坑内设置有集虫瓶,集虫瓶内注有水,集虫瓶内设置有诱饵框,所述的诱饵框整体呈蘑菇形状,诱饵框内设置有鲜草以及装有豆粕的尼龙网袋。本实用新型诱捕半径大,效率高,饵料无毒,对人畜、天敌、环境没有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捕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老虎幼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地老虎幼虫、蝼蛄咬食作物根茎部、根系,作物由此枯萎死亡,常造成农田缺苗断垄,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现有防治方法存在诱杀有效期短,对人畜天敌有危害,造成土壤、作物农药残留,诱杀半径小,饵料更换不方便,效率低,人工投入多,诱捕害虫单一,中毒死亡的地老虎幼虫、蝼蛄对人畜天敌有二次中毒危险,遇雨失效等问题。
现有技术一,王华山在2001年,公开了一种土法诱杀地老虎。将鲜草(灰菜、旋花草、苜蓿、菠菜等)切碎,加入豆粕,拌杀虫剂(辛硫磷、氯氰菊酯等)成为毒饵,傍晚撒在地老虎危害严重的地块,地老虎取食毒饵后中毒而亡。
上述技术会造成以下问题。
1、对人畜天敌有危害。在拌杀虫剂、撒毒饵的过程中,人易接触杀虫剂,经皮或者呼吸系统中毒。天敌、禽畜等误食毒饵也会中毒,甚至死亡。
2、遭雨淋失效;
3、诱杀时间短;
4、对土壤、作物有农药残留;
5、中毒死亡的地老虎幼虫、蝼蛄对禽畜、天敌有二次中毒危险。
现有技术二,朱香镇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公开了4种不同类型诱饵载体对地老虎的诱杀效果。通过毒饵诱杀蝼蛄。豆粕拌辛硫磷等杀虫剂制成毒饵,春耕时翻入田间。
上述技术会造成以下问题。
1、只能诱杀蝼蛄,对老虎幼虫诱杀效果差;
2、对土壤、作物有农药残留;
3、中毒死亡的蝼蛄对禽畜天敌有二次中毒危险;
4、对人畜天敌有危害。在拌杀虫剂、撒毒饵的过程中,人易接触杀虫剂,经皮或者呼吸系统中毒。天敌、禽畜等误食毒饵也会中毒,甚至死亡。
现有技术三,沈集增在昆虫知识中介绍一种诱杀蝼蛄和地老虎的好办法。用新鲜油茶籽,炒香打碎作锈饵,装在竹筒里每个竹筒装(1 一3 两),要注意随炒随用,以免香气失散;竹筒要留一个节作底,口径4寸左右,高8寸。装好香料的竹筒埋放在苗木空隙或苗床周围,筒口要埋到和畦面一样平, 蝼蛄和地老虎嗅到香气就去取食,才易掉进筒内;筒要埋得直,害虫掉进去才爬不出来; 每亩大约放20个竹筒,有条件的地区可多放些,竹筒埋放愈多,效果愈大; 蝼蛄和地老虎都是昼伏夜出,最好要在傍晚施放; 雨天容易冲失香气,锈杀效果差,不宜进行。
上述技术会造成以下问题。
1、诱杀半径小,效率低;
2、更换饵料不方便;
3、容易遭雨淋;
4、人工投入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老虎幼虫诱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老虎幼虫诱捕装置,包括圆柱形的土坑,土坑周围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土埂,土坑内设置有集虫瓶,集虫瓶内注有水,集虫瓶内设置有诱饵框,所述的诱饵框整体呈蘑菇形状,诱饵框内设置有鲜草以及装有豆粕的尼龙网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蒙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7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复位装置
- 下一篇:焚烧炉含二氧化硫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