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7248.5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0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星;胡晓敏;张运平;徐建刚;夏诗忠;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属于蓄电池衬板设备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铅酸蓄电池衬板在使用过程中,衬板会随电池振动而上下跳动,导致电池隔板磨破,造成电池提前失效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左侧衬板、右侧衬板和底板,左侧衬板和右侧衬板均通过弹性连接带分别与底板的两端对称相连,底板上设有与铅酸蓄电池的槽体相配合的自锁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实现衬板入槽自动化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衬板随电池振动而上下跳动,解决了电池隔板磨破的问题,有效地延迟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衬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
背景技术
随着铅酸蓄电池向国际化发展,为适应非洲当地市场,蓄电池轻量化设计逐步推广,蓄电池核心部件极群的厚度设计越来越薄,蓄电池槽体单格必须添加合适的衬板,使电池达到紧装配,从而增加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铅酸蓄电池衬板为单体网格式,其用于铅酸蓄电池紧装配效果差,使用过程中衬板随电池振动而上下跳动,往往导致电池隔板磨破,造成电池提前失效。并且现行衬板按照,需在极群铸焊入槽后,人工将极群和衬板同时放入槽体,效率极其低下。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铅酸蓄电池衬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衬板随电池振动而上下跳动,导致电池隔板磨破的问题,并可实现衬板自动化入槽,避免人工安装衬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衬板、右侧衬板和底板,所述左侧衬板和右侧衬板均通过弹性连接带分别与底板的两端对称相连,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铅酸蓄电池的槽体相配合的自锁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锁机构为底板上的底板自锁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自锁孔为圆柱形台阶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自锁孔的数量为6个,6个底板自锁孔在所述底板上均匀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连接带具有圆弧形的拱形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连接带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弹性连接带。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两端的弹性连接带的数量均为2~5条,底板两端的弹性连接带对称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侧衬板和右侧衬板均为网格式无弹性衬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侧衬板、右侧衬板和底板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为矩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铅酸蓄电池衬板,左侧衬板和右侧衬板分别通过弹性连接带与底板的两侧对称连接,形成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可用自动机械手将6组规格相同的衬板压入对应槽体6个单格中,底板上均匀分布的底板自锁孔和蓄电池槽体底部对应的锁柱相配合,达到底板和槽体紧密结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连接带具有圆弧形的拱形面,通过其反向弧度,可使左侧衬板和右侧衬板在使用过程中贴紧槽体的侧壁,使衬板和槽体单格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在实现衬板入槽自动化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衬板随电池振动而上下跳动,解决了电池隔板磨破的问题,大大延迟了蓄电池的有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自锁孔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槽体锁柱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7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光互补锂电微网储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双方向切换的定向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