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3189.4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1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茹新力;顾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茹新力 |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院 感染 交叉感染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圆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使用者通过打开卡扣,将采集到的样本试管放置在圆槽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将对夹块的冲击力,对采集到的样本试管进行夹持,通过使用者将样本试管放置在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第二弹簧将对滑块造成冲击,即可对不同大小的样本试管进行夹持,解决了现有的采集盒在使用时,紧固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采集到的试管样本倾倒,造成交叉感染,导致疾病的发生,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
背景技术
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各级综合医疗机构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包括功能相对独立的呼吸道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艾滋病门诊,医院感染科护理工作对于医院具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负责负责医院感染病例、消毒灭菌效果及重点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分析、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及时向医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的最新动态,定期向全院通报;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严格执行了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在给病人采集样本的过程中,要将采集到的样本放置在采集盒中,而现有的采集盒在使用时,紧固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采集到的试管样本倾倒,交叉感染,导致疾病的发生,带来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具有紧固效果好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院感染科防交叉感染采集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圆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第一盒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盒体,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盒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滑块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与第一盒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提杆,所述手提杆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夹块的一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靠近夹块的一侧与夹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合页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壳,所述防滑壳靠近第一盒体的一侧与第一盒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使用者通过打开卡扣,将采集到的样本试管放置在圆槽的内部,通过第一弹簧将对夹块的冲击力,对采集到的样本试管进行夹持,通过使用者将样本试管放置在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之间,第二弹簧将对滑块造成冲击,即可对不同大小的样本试管进行夹持,解决了现有的采集盒在使用时,紧固效果不好,容易导致采集到的试管样本倾倒,造成交叉感染,导致疾病的发生,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茹新力,未经茹新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31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制轮毂的防脱落热处理用安置架
- 下一篇:一体式折叠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