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供氧诱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3114.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陶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巧武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供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供氧诱鱼装置,包括泵,所述泵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所述泵的进水口端在远离泵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进水管、三通接头、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分别与三通接头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连接口与一调节机构通过通气管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控通气管的通气量,所述泵为隔膜泵、柱塞泵、齿轮泵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供氧装置溶氧量大小无法调节,结构复杂、不变携带、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供氧诱鱼装置。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钓鱼的相关记载。钓鱼过程中,影响钓获多少的因素有气压、温度、位置、钓具、饵料、钓技等很多方面。
从技术角度分析,能不能把更多的鱼持续聚集在钓点最为重要。经水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少对鱼类摄食量有很大影响。水中溶氧量5mg/L以上时,鱼类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4mg/L时,鱼类摄食量下降13%;当溶氧量下降到2mg/L 时,鱼类摄食量下降54%,有些鱼已难以生存;下降到1mg/L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由此可见,水的溶氧量是决定鱼是否吃饵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钓获多寡。
为了解决水中含氧量的问题,钓鱼爱好者通常采用打窝器或供氧装置在钓点提升水中的氧含量,诱引更多的鱼聚集在钓点,提升钓鱼成功率。专利公开号为CN2041689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增氧摄像钓鱼器,其包括浮在水体水面上的气液混合装置、设在水下的潜水泵、分布小孔的液体分散装置、摄像头、电源,所述潜水泵通过水管分别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和液体分散装置连接,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液体分散装置上,所述电源为气液混合装置、潜水泵和摄像头供电。虽然该专利通过浮在水体水面上的气液混合装置来解决水中含氧量的问题,然而现有供氧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1)现有供氧装置采用打氧泵进行水下供氧,而钓鱼的水深通常在2-4 米,由于水阻、水压和气压的影响,需要往2米甚至更深的水下输送足够多的空气才能达到改善水底局部溶氧含量的目的,然而市场上直流打氧泵的输出压力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即使满足输出压力的需求,水底直接输出足够的空气,所产生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会持续炸裂,炸裂声会把鱼群吓走,影响钓鱼效率。
(2)现有供氧装置虽然采用气液混合装置直接供给泵含有气体的水,用于水下供氧,然而该气液混合装置无法调节水中溶氧量的大小(该气液混合装置吸入水、气体的结构固定,仅通过潜水泵的吸力来吸取气液混合装置中的水和气体),且不能在天气较差的环境下使用(例如大风天气,漂浮在水上的气液混合装置难以固定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当气液混合装置移动时,容易带动潜水泵等部件整体移动,从而导致无法使用)。
(3)现有供氧装置供氧时,仅能通过打氧泵或气液混合装置输出空气的含量来预估水中溶氧量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以至于难以精确掌控水中溶氧量的大小,尤其在阴雨天或夜晚,需要调节水中含氧量时,难以精确调节。
(4)现有供氧装置的打氧接头均设置在出水口端,且其直径相比出水管要大很多,而水下环境复杂,此结构容易被卡在水中。此外,现有供氧装置通常设置在水下,不仅收取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水中的电子元件容易漏电)。
(5)现有供氧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户外钓鱼使携带。
(6)为了提高钓鱼点水中溶氧量,垂钓者通常采用增氧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供氧诱鱼装置,解决了现有供氧装置溶氧量大小无法调节,结构复杂、不便携带、污染环境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巧武,未经陶巧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3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