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位移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2276.8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九0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G01B11/02;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杨泽奇 |
| 地址: | 512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位移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位移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新型位移监测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定位套管和移动棱镜部,所述定位套管的一端开口,且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移动棱镜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弹性卡接件,以使所述定位套管和移动棱镜部可以拆卸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位移监测装置,所述定位套管的外壁设有粘性物质,确保埋入地下的定位套管与水泥接触的部分不松动,增强稳定性。测量时,所述弹性卡接件卡在所述卡槽内,以使插接件稳固在定位套管内,保证了稳定性。测量后,再将移动棱镜部从定位套管取出,可以多次使用且移动棱镜部可以适配多个定位套管,具有拆卸方便,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下空间工程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迅猛发展,为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变形监测,基坑变形监测方法之一就是位移监测,位移监测通常采用的监测镜为I型钢钉与棱镜相结合,通过现场浇筑或者在已固地面用冲击钻钻孔后人工敲击进入,有时孔洞尺寸太大会造成不稳,太小会造成需大力敲击容易顶部螺纹变形。每次监测需人工旋转把镜头安装到监测钉上,由于多次旋转导致螺纹变动造成监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经常旋转镜头导致监测钉与水泥接触部分松动,造成监测成果失效。如果镜头固定在监测钉上不取会造成需要购买大量小镜头,增加成本投入。
申请号为201720946297.X的《可拆卸的基坑位移监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基坑位移测量监测装置,其公告日为2018年3月6日,包括定位套管和棱镜部,定位套管下端埋设在地下,棱镜部下部设置有插接头,且插接头插入定位套管上端,插接头表面还设置有用于确定插入深度的标记或结构。测量时,将插接头插入套管中,测量完毕后可以将棱镜部从套管取出,减少成本,且场地不会留下障碍物,不影响现场施工。然而上述方案的插接头插入套管后,容易出现晃动,稳定性差。
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拆卸方便且稳定性好的位移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基坑位移监测装不利于便捷拆除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位移监测装置,包括预埋在地下的定位套管和移动棱镜部,所述定位套管的一端开口,且内壁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移动棱镜部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套管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弹性卡接件,以使所述移动棱镜部与定位套管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棱镜部包括用于测量的棱镜,所述的棱镜通过固定钢珠与插接件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的外沿上设置有反光板。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的外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所述弹性卡接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卡接件包括弹簧和钢珠,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和所述钢珠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管的外壁设有粘性物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粘性物质为万能胶水。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管内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所述卡槽。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管的开口端设置有盖板。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定位套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位移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九0研究所,未经核工业二九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2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缩补偿滑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装夹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