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71539.3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赖胜波;吴俊华;黄灿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F7/06 | 分类号: | E05F7/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03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站台 门门 辅助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设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第一端面平整设置并位于支撑主体的底部;第三端面设置在第一端面的上方与第一端面相平行,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门体底部与门槛之间的最大间隙;第二端面设置在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呈一夹角,第二端面的上端与第三端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其能够较好的支撑玻璃门体,便于调整门体高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维护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高架车站通常采用半高站台门。半高站台门故障维修时有时需要拆下站台门玻璃门体的支撑部件,以进行维修,然而此时玻璃门体由于失去支撑会落地,为了防止玻璃门体落地,维修人员通常采用身边的工具来支撑玻璃门体,例如采用螺丝刀等工具支撑门体。
但是螺丝刀这类工具毕竟不是专门的支撑部件,采用这类工具支撑时调整麻烦,工作效率较低,并且不方便调整门体高度,还有撞伤门体玻璃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其能够较好的支撑玻璃门体,便于调整门体高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设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平整设置并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底部;
所述第三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的上方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平行,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门体底部与门槛之间的最大间隙;
所述第二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端面与第一端面呈一夹角,所述第二端面的上端与所述第三端面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主体的两侧还设有挡台,两所述挡台位于所述第三端面、第二端面的两侧并与第一端面、第二端面连接,并向上超出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两所述挡台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门体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台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的间距为8~ 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台和所述支撑主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端面的间距为2-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一端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端面的上下两端在第一端面上的投影的间距为50~7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主体的材质为非金属的固体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主体的材质为尼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验新型的半高站台门门体辅助支撑装置中,第一端面是平整的,可以稳固地放置在地板上,第三端面与第一端面相平行并且第一端面和第三端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门体底部与门槛之间的最大间隙,即第三端面可塞入到门体和门框之间,以在维修时塞入门体与门槛之间,支撑起门体,同时还设置了第二端面,其为倾斜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二端面与门体的接触点,进而调整门体的高度,避免门体跌落,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1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