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吸料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409.8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8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北华化工厂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9/02;F16L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合成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弯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料弯头,涉及吸料管道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吸料管需要手持固定,劳动强度大,桶或容器内的料液不容易吸净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直管部、弯管部、第二直管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直管部、弯管部、第二直管部、连接部顺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直管部为进液方向,所述连接部为出液方向,所述第一直管部与所述第二直管部或连接部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弯管部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直管部、第二直管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直管部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弯头形状就能够实现与用料设备、桶或容器的固定,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手持,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桶或容器内的料液能够更好吸净,避免了料液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料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吸料弯头。
背景技术
吸料管主要用于输送各类酸、碱、溶剂、添加剂、助剂、油品及其它各类桶或容器装的中低粘度流体。现有的吸料管为直管,生成制造方便,但吸料作业时需要工人手持固定以保证吸料管工作状态的稳定,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直管方向不易调节,导致桶或容器内的料液不容易吸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吸料管需要手持固定,劳动强度大,桶或容器内的料液不容易吸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吸料弯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料管需要手持固定,劳动强度大,桶或容器内的料液不容易吸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吸料弯头,包括第一直管部、弯管部、第二直管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直管部、弯管部、第二直管部、连接部顺次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直管部为进液方向,所述连接部为出液方向,所述第一直管部与所述第二直管部或连接部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弯管部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直管部、第二直管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直管部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直管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管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弯管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管部、第二直管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直管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弯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直管部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弯管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直径相同。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置有凹槽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管部、弯管部、第二直管部和连接部的材质均为耐候钢。
可选地,所述弯管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直管部、第二直管部通过电弧焊焊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直管部通过电弧焊焊接。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吸料弯头,通过设置弯管部,第一直管部的进液方向与第二直管部、连接部的出液方向相互之间存在夹角,从而改变了现有吸料管的进液方向、出液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根据现场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安装后,通过弯头形状就能够实现与用料设备、桶或容器的固定,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手持,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转动,第一直管部转动后能够在桶或容器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吸料,从而桶或容器内的料液能够更好吸净,避免了料液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北华化工厂,未经大庆市北华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