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0270.7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炼;郭海强;徐骏;李安洪;高柏松;魏永幸;杨丽萍;王占盛;杨泉;杨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铺设于基坑的底部及周围的防水土工布,还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平行所述基坑底面设置于所述防水土工布上方,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设有碎石层,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基坑的底部及周围设有防水土工布,能够避免地基中的水分上渗,影响地面的建筑结构,并且设置了所述金属网层,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设有碎石层,且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加固强度高,增强了地基的结构强度,抗沉降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施工周期短,加固软土地基的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软土地基上要建造大量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软土地基的地段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沉降大等特点,该软土地基不适宜直接建造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因此需对软土地基加固改良后再施工。但是现有的加固改良结构,仍然存在结构不牢,容易渗水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软土地基结构不牢,容易渗水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包括铺设于基坑的底部及周围的防水土工布,还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设置于所述防水土工布上方,所述金属网层与所述基坑的底面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设有碎石层,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结构在基坑的底部及周围设有防水土工布,能够避免地基中的水分上渗,影响地面的建筑结构,并且设置了所述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强度大,不易损坏,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设有碎石层,且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加固强度高,增强了地基的结构强度,抗沉降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施工周期短,加固软土地基的效率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网层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钢板冲孔网层和第二钢板冲孔网层,所述第一钢板冲孔网层位于所述第二钢板冲孔网层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钢板冲孔网层和所述第二钢板冲孔网层均包括多块钢板冲孔网,相邻两块所述钢板冲孔网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提高了加固强度。由于不同地方的软土地基的面积不同,因此,采用多块钢板冲孔网拼接的方式,便于适配并加固不同面积的软土地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碎石层包括粒径为50~100mm的碎石底层、粒径为30~50mm的碎石中层以及粒径为50~100mm的碎石上层,所述碎石底层与所述第一钢板冲孔网层相邻布置,所述碎石上层与所述第二钢板冲孔网层相邻布置,所述碎石中层设置于所述碎石底层与所述碎石上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钢板,所述钢板铺设于所述基坑侧壁上的防水土工布表面。利用所述钢板连接相邻的所述钢板冲孔网层,建立框架结构,形成刚性支撑,加固了软土地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钢板的厚度在0.75mm~1m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钢板冲孔网层的上方铺设有固化粉煤灰层,所述固化粉煤灰层的上方铺设有面层,所述固化粉煤灰层和所述面层能够很好地保护所述碎石层,使其不受侵蚀风化,进一步保障地基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化粉煤灰层的厚度为30cm~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化粉煤灰层与面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渗层,能够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渗层为膨润土防渗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0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