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陶瓷泵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8865.9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衡;李家虎;潘呈祥;王爱兰;丁康;常显峰;刘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12 | 分类号: | F16J1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 装配 对接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一种用于陶瓷泵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覆盖在泵体与盖板环形装配对接面内侧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紧密配合在盖板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外侧端面的硬质衬环、套接泵体金属骨架装配对接面上的柔性衬环、安装在硬质衬环和柔性衬环之间的密封圈,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体金属骨架外侧的压环;泵体与盖板对接后,硬质衬环和柔性衬环内侧通过相互匹配的安装槽轴向压紧密封圈;通过拧紧螺钉,所述压环向内轴向压紧所述柔性衬环,使所述柔性衬环的内侧端面紧顶在泵体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的外侧端面,并使所述柔性衬环产生径向变形,所述柔性衬环与泵体金属骨架装配对接面之间、所述柔性衬环与硬质衬环之间均形成紧密配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陶瓷泵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属于泵用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化硅陶瓷是一种硬度极高、耐化学腐蚀性能极强的复合材料。
碳化硅陶瓷泵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离心泵,所有过流部件均采用金属骨架内衬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特殊结构,输送介质接触的部分均为碳化硅陶瓷。所以,碳化硅陶瓷泵具有极强的耐腐蚀和耐磨蚀性能,应用领域特别广泛。
在碳化硅陶瓷泵的装配结构中,泵体端部的开口与圆盘形盖板之间的环形装配对接面会成为介质向外泄漏的薄弱处。传统碳化硅陶瓷泵的装配对接面静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泵体端部的开口与圆盘形盖板之间的环形对接面,
为防止内部介质直接对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造成腐蚀,两个装配件在环形装配对接面的内侧均覆盖有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并在两个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的外端加工有相互匹配的密封圈安装槽,泵体与盖板再装配时轴向压紧密封圈,从而实现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然而,由于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在成型过程中,容易在表面和内部出现贯穿性的缩松缺陷,这种缺陷使得两个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之间无法满足平整度要求,两个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间隙密封的效果有限,外侧的密封圈直接承受介质的腐蚀,缩短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另外,泵体与盖板的金属骨架均为预先加工成型后内覆碳化硅陶瓷层,泵体金属骨架与盖板的金属骨架的环形装配对接面的间隙无法做到紧密配合,并且由于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大脆性的特点,两个装配件在对接时,无法通过对装配件加热的形式进行过盈配合,因此,为满足装配要求,泵体金属骨架与盖板的金属骨架的环形装配对接面必然存在较大间隙,这样导致了密封圈的外侧间隙密封的效果同样有限,密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碳化硅陶瓷泵的静密封结构存在密封圈使用寿命短、密封效果差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陶瓷泵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陶瓷泵装配对接面的静密封结构,包括分别覆盖在泵体与盖板环形装配对接面内侧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紧密配合在盖板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外侧端面的硬质衬环、套接泵体金属骨架装配对接面上的柔性衬环、安装在硬质衬环和柔性衬环之间的密封圈,以及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体金属骨架外侧的压环;泵体与盖板对接后,硬质衬环和柔性衬环内侧通过相互匹配的安装槽轴向压紧密封圈;通过拧紧螺钉,所述压环向内轴向压紧所述柔性衬环,使所述柔性衬环的内侧端面紧顶在泵体的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的外侧端面,并使所述柔性衬环产生径向变形,所述柔性衬环与泵体金属骨架装配对接面之间、所述柔性衬环与硬质衬环之间均形成紧密配合。
所述硬质衬环的材质采用具有耐腐蚀性的合金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柔性衬环的材质采用具有耐腐蚀性的弹性非金属材料。
所述压环的材质采用球墨铸铁、不锈钢或碳钢。
所述硬质衬环和所述柔性衬环的内侧端面与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的外侧端面通过相互匹配的锯齿形对接,增加了所述硬质衬环和所述柔性衬环与碳化硅陶瓷层密封面的结合能力,从而避免该对接处的介质向外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紫外线空气杀菌设备
- 下一篇:一种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