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8807.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0 | 分类号: | C09J7/20;C09J7/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保护膜,荧光保护膜用于贴合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荧光保护膜包括保护层、粘胶层以及能够发光的荧光圈,粘胶层的上表面与保护层粘接,粘胶层的下表面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相贴合,荧光圈设于保护层的周缘位置,保护层的第一外圈大于粘胶层的第二外圈,荧光圈的第三外圈大于保护层的第一外圈。通过在荧光保护膜上设置荧光圈,而且荧光圈的第三外圈大于保护层的第一外圈,使得荧光圈的外缘超出保护层的外缘,对保护层的周缘起到保护作用,而且荧光圈还能发出荧光,方便用户在漆黑的环境中快速找到电子设备;保护层的第一外圈大于粘胶层的第二外圈,使得粘胶层的外缘小于保护层的外缘,防止粘胶层的外缘沾上灰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信工具之一,但是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屏幕容易划伤,出现划痕,影响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及美观度,因此,人们通常会在手机的屏幕上贴上一层透光的塑料制贴膜,以保护手机屏幕免遭划伤。
但是现有的手机保护膜通常包括钢化玻璃层及钢化玻璃层下表面的粘胶层,粘胶层通常与钢化玻璃层形状尺寸相同,当贴设于手机屏幕时,在保护膜的边缘始终会露出粘胶层,这样就导致在手机屏幕边缘很容易粘灰且极难清除,而且,钢化玻璃层的大小通常与手机的屏幕大小相同,钢化玻璃层的边缘极易损坏,极其影响手机的整体美观,给用户带来极其不好的使用体验。另外,现有的手机只有在充电或有信息时,手机的呼吸灯才会亮,当没有充电或信息时,用户在漆黑的晚上很难确定手机的放置位置,不便于用户快速找到手机。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新的保护膜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保护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化玻璃层的边缘极易损坏以及在漆黑的环境不便于用户快速找到手机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荧光保护膜,用于贴合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该荧光保护膜包括保护层、粘胶层以及能够发光的荧光圈,该保护层采用透明材料制成,该粘胶层的上表面与该保护层粘接,该粘胶层的下表面用于与该电子设备的屏幕相贴合,该荧光圈设于该保护层的周缘位置,该保护层的第一外圈大于该粘胶层的第二外圈,该荧光圈的第三外圈大于该保护层的第一外圈。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的内圈小于该保护层的第一外圈,该荧光圈的内圈大于或等于该粘胶层的第二外圈,该粘胶层的底面高于该荧光圈的底缘或该粘胶层的底面与该荧光圈的底缘齐平。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包括荧光油墨层和缓冲胶圈,该荧光油墨层和该缓冲胶圈均设于该保护层的下表面上,该缓冲胶圈与该荧光油墨层至少有部分重叠,该荧光油墨层设于该缓冲胶圈与该保护层之间。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在该内圈处设有与该保护层周缘配合的凹槽,该荧光圈通过该凹槽包裹在该保护层的周缘位置。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包括缓冲胶圈和荧光胶圈,该缓冲胶圈设于该保护层的下表面,该荧光胶圈设于该保护层的侧面并至少部分覆盖该保护层的上表面,该缓冲胶圈和该荧光胶圈共同形成该凹槽。
进一步地,该荧光胶圈凸出于该保护层的上表面,该荧光胶圈朝向该保护层的中部方向逐渐变薄。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采用荧光胶制成。
进一步地,该荧光圈的下表面和该粘胶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与该电子设备的屏幕相配合的贴合面,该贴合面为一平面或该贴合面包括平面部分和位于该平面部分周缘的曲面部分。
进一步地,该荧光保护膜还包括离型层,该离型层贴设于该粘胶层、该荧光圈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该荧光保护膜上设有与该电子设备的听筒对应的通孔,该通孔贯穿该保护层和该粘胶层,该保护层的底面对应该通孔的周缘设有一圈荧光油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