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8007.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傅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良川(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20 | 分类号: | B62D1/20;B62D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级 注塑 溃缩吸能 转向 中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包括节叉、十字轴承、节叉管、内管和轴,所述节叉通过十字轴承连接节叉管,节叉管内连接有内管,节叉管和内管之间通过第一注塑销注塑连接,内管内连接有轴,内管和轴之间通过第二注塑销注塑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吸能距离不足,研发了一种两级溃缩吸能结构中间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代步工具,日常出行、工作、旅行都少不了,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性能越来越高,转向中间轴是汽车转向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转向中间轴的品质影响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
目前,生产转向中间轴很多是:两个万向节中间是固定式没有吸能功能,或者是只有一段吸能。不能解决较短的中间轴长距离溃缩吸能的功能。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中间轴溃缩的距离直接影响中间轴吸收能量的多少,如果中间轴溃缩的距离不足,吸收的能量就少,剩余多的能量就会传递给方向盘,导致驾驶员承受的冲击能量就大,直接影响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两级注塑溃缩吸能转向中间轴,包括节叉、十字轴承、节叉管、内管和轴,所述节叉通过十字轴承连接节叉管,所述节叉管内连接有内管,节叉管和内管之间通过第一注塑销注塑连接,所述内管内连接有轴,内管和轴之间通过第二注塑销注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节叉转动连接十字轴承,十字轴承还转动连接节叉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的左侧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环形槽,节叉管上开设有与第一环形槽相对应的第一注塑孔,所述轴的左侧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二环形槽,内管的右侧开设有与第二环形槽相对应的第二注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节叉管的第一注塑孔和内管的第一环形槽注塑连接有第一注塑销,轴的第二环形槽和内管的第二注塑孔注塑连接有第二注塑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注塑销的直径大于第二注塑销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注塑销的外端面与节叉管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第二注塑销的外端面与内管的外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截面均为半圆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较短尺寸中间轴的吸能距离不足问题。根据“钓鱼杆”的伸长和收缩原理:从外到内的管径尺寸,一级一级递减,收缩时可以将“鱼竿”缩到最短,本实用新型将中间轴内外轴设计成空心管,溃缩时,内管收缩到外管内,轴可以收缩到内管内,实现两级溃缩吸能,保证最大溃缩距离,通过注塑连接内外两个管,且消除两个管之间的间隙和保证溃缩时的销剪切,注塑销的剪切力即为内外管的压溃力,当第一级压缩到最短,第二级开始溃缩,实现两级溃缩吸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销剪切溃缩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注塑销剪切溃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节叉,2-十字轴承,3-节叉管,4-第一注塑销,5-内管,6-第二注塑销,7-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良川(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良川(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8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