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捕捉飞沫的遮蔽嘴呼吸式飞沫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5149.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8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义;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益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6 | 分类号: | C12M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捕捉 飞沫 遮蔽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捕捉飞沫的遮蔽嘴呼吸式飞沫捕捉器,该飞沫捕捉器包括保护面罩,保护面罩佩戴于被检测者的面部;还包括与保护面罩配合使用的捕捉盒,捕捉盒活动安装于保护面罩上;捕捉盒一侧设有捕捉体,捕捉盒与捕捉体呈朝右的T型;捕捉体是一个一侧开口空腔,空腔内竖向设有捕捉片;被检测者通过佩戴该飞沫捕捉器,捕捉体与被检测者的嘴巴结合,被检测者通过说话或者呼气,由捕捉片来捕捉被检测者口中的飞沫。捕捉片以聚酰亚胺薄膜为基材,捕捉片上采用模压方式压制多个凹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用于方便快速地大规模捕捉被检测者的飞沫,用于初筛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成本不高,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核酸匹配筛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捕捉飞沫的遮蔽嘴呼吸式飞沫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冠装病毒的检测都是基于PCR法,即病毒核酸(RNA)倍增荧光检测法),其特点是通过基因断链接入荧光基团,再制DNA荧光基团发光的原理,通过检测倍增期间的荧光发光强度实现对基准RNA的统计学计数,以确定病毒的体含量。
由于特定基因片段的制备非常繁琐,要经历较长的分解、提取、保存等复杂过程,对测试的环境、设备、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非常高,虽然在准确性方面是非常高的,但以上严格的技术要求,注定了其在大规模临床快速、低成本筛查方面的低效率和昂贵的费用。
就目前冠状病毒的快速传播特点,对重点人群的阳性筛查用目前的PCR法,有记录的是30分钟确认,假设一个PCR法实验室有50组人同时做检测(目前条件几乎达不到),每30分钟可测定50个人的样本,每天工作10小时,50*10*2=1000人;在此基础上在重点疫区重复设置10个同条件的实验室,则每天可检测样本10000人。假设要对重点疫区100万人做重点核酸试剂筛查,则完成一次筛查的时间为1000000/10000=100天。按钟南山院士最新关于冠状病毒的发病周期0-24天,中间时间3天计算,假设有100人在这100天中随机出现发病,从统计学来说核酸检测根本没法提前发现这100人中的大多数。因此,核酸试剂检测法只能用于特征模型(针对性的极少数疑式病人)的检测,不能用于大规模预防性筛选机制。
图1是传统PCR试验室的布局图(还不包含样本采集区域),PCR检测环境要求高带来应用困难:
1、试剂盒需要冷链运输,按照规定流程,试剂盒一般会被送往省级疾控中心,再由省级疾控中心下发。
2、同时利用试剂盒进行检测有很高门槛,需要配备相关实验室、仪器和技术人员。这都给试剂盒应用带来了延迟和困难。
3、检测实验室需要严格分区。基本设置为:样本接收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和检测区,每个房间做完再通过传递窗到下一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接收样本;第二个房间进行试剂准备;第三个房间提取核酸;最后的房间进行PCR技术扩增和检测分析。
4、病毒检测时,不排除样品中有活的病毒颗粒,特别是感染性强的或者未知的新病毒,都需要特殊的负压环境,以防发生病毒感染。为避免污染,检测至少要在达到生物安全二级的实验室里做,检测实验室里,要有负压设备,气流只能进不能出;实验室的洁净度、通风系统、消毒灭菌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不具备条件去做检验,很可能会出现病毒泄漏的情况,让实验室反而成了污染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益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益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5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