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5016.8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水尧;唐中杰;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尧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11/00 | 分类号: | F21S11/00;F21V14/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朱明福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阳光 汇聚 建筑 自然光 导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墙体的内部于矩形槽的前端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圆口的后端设有与传动机构配合的调光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以避免手动调节进光量带来的不便,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并在光强过亮时将遮光膜撑开,在光强过低时将遮光膜收回,以改变室内的明暗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
背景技术
光线是太阳上的核反应发出的黑体辐射,经很长的距离射向地球,再经大气层过滤后到地面,它的可见光谱段能量分布均匀,所以是白光,根据有关专家的说法,身体经常接受日光浴,可以有效杀菌或对细菌起抑制作用,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大量民用建筑的建造都使用能够使得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以增加室内的明亮程度。
但是现有的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现有的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在使用时其进光量常常需要手动调节,但是进光口处常设置于较高处,进而使得调节过程可能存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所述墙体的内部于矩形槽的前端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内部设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传动机构,所述圆口的后端设有与传动机构配合的调光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矩形槽内底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贯穿矩形槽的侧壁并延伸至圆口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转杆前端的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的前端均与转轴的外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前端于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调光机构包括设置于转轴外缘的多个轴套,多个所述轴套的外缘均固定连接有卡杆,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卡杆之间均设有用于调节进光量的遮光膜。
优选地,最左端的所述轴套与转轴的外缘固定连接,最右侧的所述轴套与多个支撑杆的中部均固定连接,其余的所述轴套均与转轴的外缘转动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遮光膜的形状均为可折叠的扇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电机带动转轴后端的卡杆转动,可以避免手动调节进光量带来的不便,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2、通过在多个卡杆之间设置遮光膜,可以在光强过亮时将遮光膜撑开,在光强过低时将遮光膜收回,以改变室内的明暗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阳光汇聚的建筑自然光导入结构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墙体、2矩形槽、3电机、4圆口、5支撑杆、6转杆、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转轴、10轴套、11卡杆、12遮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尧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尧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5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卷材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电终端自动化检测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