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加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4856.2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9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伊卡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6 | 分类号: | H05B3/26;H05B3/28;H05B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钟火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加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是由第一陶瓷基片卷成卷状结构,第一陶瓷基片的一侧面印刷有第一发热线路,所述第一发热线路密封包裹在第一陶瓷基片的卷绕重叠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发热线路与外界隔离;它的优点是管体各层均为同一陶瓷基片卷绕形成,烧结时收缩同步且相邻各层之间结合紧密,不产生内应力,寿命大大提高,发热速度快,第一发热线路有足够的印刷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电路,陶瓷加热体可以实现智能化加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陶瓷加热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加热管包括坯管和套设在坯管外的陶瓷管,陶瓷管与坯管之间密封设有发热线路,发热线路通过引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当发热线路发热时,发热线路将热量传递给坯管和陶瓷管,坯管和陶瓷管将外部物体加热,由于坯管和陶瓷管之间的印刷面积有限,因此设置在坯管和陶瓷管之间的发热线路有限,坯管和陶瓷体的发热速度不能快速升高;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热线路很难设置多种保护电路和温控电路,陶瓷加热体很难满足智能化的要求。同时传统陶瓷加热管的的制作工艺是在一陶瓷基片上印刷发热线路及电极再卷制压合到一陶坯管上进行高温共烧,最后钎焊引线而成。由于坯管与基片是不同工艺成型的,坯管一般由等静压或挤管等方式成型,基片为流延成型,不同的成型工艺导致在高温共烧时两者收缩率不一致,造成结合不紧密,同时容易产生内应力,影响产品性能,同时中心坯管的加工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陶瓷加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加热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是由第一陶瓷基片卷成卷状结构,第一陶瓷基片的一侧面印刷有第一发热线路,所述第一发热线路密封包裹在第一陶瓷基片的卷绕重叠部分之间,所述第一发热线路与外界隔离。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内设有坯管。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坯管为中空结构。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管体内壁印刷有第二发热线路,该第二发热线路密封包裹在管体内壁与坯管外壁之间,所述第一发热线路与第二发热线路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陶瓷基片的两侧边缘分别为倾斜面,所述第一陶瓷基片的最内层边缘与管体内壁平整压合,所述第一陶瓷基片的最外层与管体外壁平整压合。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发热线路连接有引线,所述引线设置在第一陶瓷基片卷绕的任意两层之间。
一种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陶瓷基片印刷有温感线路,所述温感线路密封在任意两层第一陶瓷基片之间。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管体是由第一陶瓷基片卷绕成两层及两层以上压合后再经高温共烧而成,第一发热线路可处于第一陶瓷基片的任意两层之间,由于各层均为同一陶瓷基片卷绕形成,烧结时收缩同步且相邻各层之间结合紧密,不产生内应力,寿命大大提高,同时用第一陶瓷基片卷制成型效率高成本较低;发热速度快,第一发热线路有足够的印刷空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种电路,陶瓷加热体可以实现智能化加热。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基片卷成管体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加热体的立体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基片卷成管体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陶瓷加热体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伊卡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伊卡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48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用矿山除尘设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制造教育用讲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