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4695.7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4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辉;于彬;张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 |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5515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钻孔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避免在煤矿开采钻孔过程中的煤尘环境污染,优化煤矿开采钻孔过程中的钻孔环境,其包括封孔固定器,煤矿钻机通过封孔固定器进行煤层钻孔;在封孔固定器的外部设置有气渣收集箱,在气渣收集箱内设置有多层倾斜隔板,在气渣收集箱的底部和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出渣口和气体排放口;在气渣收集箱的外部还设置有行走式承托固定装置,在行走式承托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矿渣收集箱;在气体排放口上连接有抽气管道,在抽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该新型结构设计的煤矿钻孔防护装置,避免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等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保证了煤矿钻孔的开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由植物埋藏在地底,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渐演变而成;而瓦斯的形成则是在植物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坐拥分解而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煤层中瓦斯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识在生物化学成气的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二是在煤化变质时期,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挥发份减少固定碳增多,生成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瓦斯的特性是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在达到一定浓度后,会是人员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和爆炸;在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时,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会促使爆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的同时,扬起大量的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力;另外在瓦斯爆炸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的中毒死亡;因此在煤矿钻孔开采过程中,提供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不但避免在煤矿开采钻孔过程中的煤尘环境污染,优化煤矿开采钻孔过程中的钻孔环境,而且避免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等有害气体对人员的伤害,避免煤矿钻孔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的开采风险,保证煤矿钻孔的开采安全,极大的减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煤矿钻孔防护装置,包括封孔固定器,煤矿钻机通过封孔固定器进行煤层钻孔;在封孔固定器的外部设置有气渣收集箱,在气渣收集箱内设置有多层倾斜隔板,在气渣收集箱的底部和上部还分别设置有出渣口和气体排放口;在气渣收集箱的外部还设置有行走式承托固定装置,在行走式承托固定装置上还设置有矿渣收集箱;在气体排放口上连接有抽气管道,在抽气管道的末端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所述的封孔固定器包括钻孔管套,在钻孔管套的前端焊接设置有安装法兰,安装法兰通过安装螺栓与气渣收集箱相连接。
所述的行走式承托固定装置包括承托支架,在承托支架上焊接设置有一对连接组架,在连接组架之间穿接设置有行走转轴,在行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设置有第一行走轮,第一行走轮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在承托支架的底端部还设置有抬升转向座,在抬升转向座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和承托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固定座和第二连接固定座,在第一连接固定座和第二连接固定座之间连接设置有顶升油缸;在承托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承托块。
所述的驱动装置采用行走电机或驱动马达。
在支撑底座的后端部还设置有一对连接梁架,在连接梁架之间穿接设置有副行走转轴,在副行走转轴上设置有辅助行走轮。
在连接梁架上设置有辅助行走手柄。
所述的辅助行走轮采用万向轮。
所述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箱体,在收集箱体内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导流板,在收件箱体内还导流通入喷淋进水系统,在喷淋进水系统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在收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未经永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田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4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