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板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4508.5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双庆;王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11/10;E05F3/02;E05F3/20;E05F3/22 |
代理公司: | 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 32291 | 代理人: | 赵臻淞;赖小晶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铰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板铰链,用于将导流板连接在车体上,铰链臂与铰链底座通过转轴铰接,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轴线延长线在闭合与开启过程中经过转轴的圆心,在开启最大角度与闭合最小角度时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启最大角度的限位机构,保证铰链臂的打开角度固定,防止铰链臂及导流板过度打开,保证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提高整车外观质量标准的达标率;并通过设置闭合最小角度的限位机构,防止铰链臂过度关闭,保证铰链臂的关闭角度固定,进而保证导流板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适宜,避免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导流板的铰链。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日益提高,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主要的行车阻力之一,尤其是厢式半挂车,由于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约有一米间距,空气阻力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解决车辆的风阻问题,通常在牵引车的车顶安装导流罩、牵引车背面的两侧安装导流板,使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的气流平滑过渡,从而降低空气阻力。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620116649.4公开了一种汽车可折叠式导流板,导流板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固定在牵引车背面,导流板与牵引车之间还设有两个气弹簧,气弹簧一端固定在导流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车上,导流板通过气弹簧向外的拉伸极限或向内的作用力可以保持对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导流板转动时,气弹簧被压缩至死点位置,直到对导流板的作用力方向改变,气弹簧才开始起助力作用,导流板翻转的角度越大助力才越大,因此通常需要人力将导流板转过较大的角度后,气弹簧才能起到较大的助力,因而较为耗费人力;由于未设置限位装置,当气弹簧调试不当时,若气弹簧向外的拉伸距离增大,容易导致导流板打开后对应于牵引车背面的倾斜角过大,造成导流板过度打开,增大了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与面差(面差指造型面因设计或制造需求进行分割或分块并将其中一部分沿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偏置产生数值),可能使整车外观质量标准不达标;若气弹簧向内的作用力过大,容易导致导流板关闭后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过小,造成导流板过度关闭,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容易使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因而造成车辆表面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汽车可折叠式导流板存在的较为耗费人力、过度打开、过度关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导流板铰链,有效降低导流板打开或关闭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避免导流板过度打开、过度关闭。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流板铰链,用于将导流板连接在车体上,铰链臂与铰链底座通过转轴铰接,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轴线延长线在闭合与开启过程中经过转轴的圆心,在开启最大角度与闭合最小角度时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开启最大角度的限位机构,保证铰链臂的打开角度固定,防止铰链臂及导流板过度打开,保证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提高整车外观质量标准的达标率;并通过设置闭合最小角度的限位机构,防止铰链臂过度关闭,保证铰链臂的关闭角度固定,进而保证导流板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适宜,避免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气弹簧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上,其中一端可滑动地铰接在导向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弹簧的两端铰接在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上,安装时只需固定铰链臂和铰链底座即可,无需安装多余部件,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并且气弹簧的一端滑动地铰接在导向孔内,气弹簧可沿导向孔滑动,有利于气弹簧快速转过死点位置。
导向孔为长圆形或扇环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气弹簧与铰链臂铰接的导向孔设置为长孔,只需人力改变导流板较小的角度,气弹簧的活动端就可沿导向孔快速滑动,加快改变气弹簧的力臂长度,使气弹簧转过死点位置即可产生较大助力,节省导流板打开或关闭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长圆形或扇环形的导向孔便于气弹簧的活动端沿导向孔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4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头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综合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