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3844.8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娅;黄仕琼;陈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昌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5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组合 复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复苏器本体、连接软管和T形管,所述复苏器本体的前端面安装有两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软管,其中一组所述连接软管的末端安装有T形管,所述T形管的竖直端底部安装有呼吸面罩,所述T形管的水平端末端滑嵌有贯穿T形管的截面呈侧T型结构的滑杆,且滑杆的水平端末端固定连接有柱塞块,所述滑杆的外端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中,首先,按压时,无需手指与T形管开口处接触,从而防止灰尘进入T形管内侧,由此提升了T形管的防尘性能,其次,本装置安装快速便捷,且固定效果好,提升了连接软管的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组合复苏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背景技术
T组合复苏器是一种由气流控制和压力限制的机械装置,它能为新生儿提供恒定一致的呼气末正压和吸气峰压。T-组合复苏器广泛适用于产房、婴儿病房、转运过程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诸多场所。
然而现有的T组合复苏器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T组合复苏器在使用时通过在T形管上简单的用拇指或是手指在T形管开口处一按一放以控制吸气和呼气,实际使用时,手指按压时候会导致手指表面沾染的部分灰尘进入T形管内,从而对新生儿呼吸道造成不良影响,存在防尘效果差的问题,其次,传统的连接软管的安装大多直接通过套设的方式进行固定,多次使用后,会导致连接处容易松动,存在连接软管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防尘效果差和连接软管连接稳定性差的问题,而提出的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生儿T组合复苏器,包括复苏器本体、连接软管和T形管,所述复苏器本体的前端面安装有两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外表面套设有连接软管,其中一组所述连接软管的末端安装有T形管,所述T形管的竖直端底部安装有呼吸面罩,所述T形管的水平端末端滑嵌有贯穿T形管的截面呈侧T型结构的滑杆,且滑杆的水平端末端固定连接有柱塞块,所述滑杆的外端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T形管的水平端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T形管的水平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螺管,且安装螺管的外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折弯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复苏器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两组与连接软管配合使用的固定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弹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金属弹片靠近连接软管的一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压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套的外端面套设有压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弯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挡板,所述柱塞块的外表壁与T形管的内壁贴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将中指与食指放置在支撑环的左侧,大拇指按压滑杆,从而带动柱塞块向T形管内侧滑动,从而将T形管与安装螺管的连接处密封,类似于传统的对T形管开口处的密封,按压时,无需手指与T形管开口处接触,从而防止灰尘进入T形管内侧,通过折弯管的设置,将部分灰尘在折弯管折弯处积累,从而对安装螺管开口处进行防尘,由此提升了T形管的防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昌市人民医院,未经西昌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3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工业生产用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向驱动机械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