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辅助上下楼梯的脚垫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63252.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6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庄文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文睿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3/20;A43B13/14;A43B13/12;A43B13/18;A43B13/22;A43B2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上下 楼梯 脚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上下楼梯的脚垫,包括厚度为楼梯的台阶高度的一半的垫本体以及呈拱门状的脚套,所述垫本体的长度大于人体脚掌的长度,所述脚套位于所述垫本体的上方与人体脚前掌对应的位置处,所述脚套的两端分别一对一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垫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脚套和所述垫本体的上侧面共同形成用于供人体脚掌或鞋子穿入的容纳空间。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脚垫套设在其中一只脚上之后,可以作为半级台阶使用,有效降低上下楼梯时两脚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其只有半级台阶,能够降低老人上下楼梯时身体对漆关节的冲击力,且无需对楼梯进行改进,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辅助上下楼梯的脚垫。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我国还有数以百万计的老人住在无电梯的楼房,由于承受不了上下楼梯时身体对膝关节的冲击力,许多老人只能终日呆在楼上,不能下楼活动,影响生活质量。
正常人上下楼梯时,前脚踩在其中一级台阶上之后,后脚会跨过前脚所在的台阶直接踩在下一级台阶上,两脚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为一级台阶,通常居民房楼梯台阶的布置约是每米高有6级台阶,每个台阶高度约167毫米,这个台阶高度老人的膝关节就无法承受了,因此,许多老人上下楼梯的方式通常时,前脚踩在其中一级台阶上之后,后脚通常会紧跟着抬到前脚所在的台阶上,然而这样只能减小前脚支撑的时间,由于两脚之间的最大高度差仍为一级台阶,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老人上下楼梯时身体对膝关节的冲击力。
如果把台阶高度改造为每米10个台阶,每个台阶高度约100毫米,这样一般能在地面行走的老人上下楼梯就不困难,但改造楼梯是很不现实的,既不符建筑常规布局,也不适合正常人群的使用,且成本也相对较高,难以推广。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老人上下楼梯时身体对漆关节的冲击力且相对易于推广的用于辅助上下楼梯的脚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辅助上下楼梯的脚垫,包括厚度为楼梯的台阶高度的一半的垫本体以及呈拱门状的脚套,所述垫本体的长度大于人体脚掌的长度,所述脚套位于所述垫本体的上方与人体脚前掌对应的位置处,所述脚套的两端分别一对一固定连接或一体连接在所述垫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脚套和所述垫本体的上侧面共同形成用于供人体脚掌或鞋子穿入的容纳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垫本体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垫本体的下表面与人体脚前掌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弧形凸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垫本体包括多个从下向上依次层叠的EVA层,相邻两个所述EVA层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脚套使用时朝向人体脚跟的一侧开设有圆弧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垫本体的高度为5-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脚套包括相互之间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脚套上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套设在人体脚部根骨或鞋子后套上的绑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脚垫套设在其中一只脚上之后,可以作为半级台阶使用,有效降低上下楼梯时两脚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其只有半级台阶,能够降低老人上下楼梯时身体对漆关节的冲击力,且无需对楼梯进行改进,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易于推广
2、通过设置魔术贴,便于调节脚套的松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文睿,未经庄文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3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