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2789.0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3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倪岑岑;黄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光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65 | 分类号: | F16L55/1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挖 管道 修复 内衬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属于管道修复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层、加固层和内层,所述加固层呈管状,所述内层环绕在所述加固层的内表面形成内衬管的内壁;所述外层的外侧设置有遇水可膨胀的遇水膨胀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增强内衬管与待修复管道连接的紧密性,保证管道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管。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道承担着雨水、污水等排放任务。由于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的磨损、老化、腐蚀等情况,受到外力作用时,管道很可能出现破损或泄漏的情况。传统方法是挖开地面,进行管道修复和更换,最后再填补路面。该方法施工效率低,对路面交通造成了诸多不便。近年来,我国逐步推广使用的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不仅效率高,而且对周围的交通、环境、及其他管线的影响小,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一般指入口和出口小面积开挖),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不会影响商店,医院,学校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果。
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的方法有多种,如软管内衬法、翻转浸渍法、CIPP拉入法等,其中,CIPP拉入法较为常用,其采用具有防渗透薄膜的内衬软管,经树脂充分浸渍后,从检查井处拉入待修复的管道中,再利用水压或气压将软管涨圆,固化后,形成光滑、坚固的新管,达到修复的目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7816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可压扁增强型内衬管,所述的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可压扁增强型内衬管由内至外依次包含一内层、一加强纤维层和一外层,所述的内层为聚氨酯或柔性PE制成,所述的外层为超耐磨PE制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外层与待修复管道之间连接不够紧密,进而影响了管道修复的效果,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其优点是:可增强内衬管与待修复管道连接的紧密性,保证管道修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非开挖管道修复用内衬管,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层、加固层和内层,所述加固层呈管状,所述内层环绕在所述加固层的内表面形成内衬管的内壁;所述外层的外侧设置有遇水可膨胀的遇水膨胀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该内衬管对管道进行修复的时候,将该内衬管牵引到管道内,再利用水压或气压将内衬管涨圆,随后经过紫外线光照固化后形成新管,当内衬管与受损的原管道之间存在间隙时,入侵的水,即进入空隙中的地下水或管道污水可以引发遇水膨胀层自发快速膨胀,填满空隙,并形成密封隔离层,使得内衬管与原管道紧密贴合在一起,从而有效防止地下水与管道污水的相互渗透,保证管道修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遇水膨胀层为高吸水树脂及非水溶性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吸水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SAP)吸水膨胀的能力强大、机械性能较弱,而非水溶性橡胶则用来增强其整体的机械强度,从而达到可靠的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层与遇水膨胀层之间设置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为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其为一种不透光并具有柔性的防护膜,用于减少对加固层的磨损,还具有防水、遮光作用,防止加固层和内层意外固化,便于存放、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光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福光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2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维度自由吸合磁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速双分离器面膜袋检测收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