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丝涂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60528.5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5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顺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鸿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1/14 | 分类号: | D06B1/14;D06B23/20;D06B23/04;D06B2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丝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辊、限位辊、电机、集液槽及加液机构,所述传动辊及限位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位辊的底部外缘面抵于所述传动辊的顶部外缘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一皮带与传动辊的一端相连,所述集液槽设置于所述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传动辊的外缘面上均布有多组环形槽,多组所述环形槽沿着所述传动辊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加液机构包括顶部开口的加液槽,所述加液槽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置于所述限位辊的正上方,每个所述出液孔正对一条所述环形槽设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涂覆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丝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纤丝在纺织领域中存在一些缺陷,如耐老化性能,耐溶剂性能等。想改善此类缺陷必须通过对纤丝进行表面涂覆改性。但若通过人工涂覆,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纤维在涂覆过程中断线,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纤丝涂覆装置,通过使用该装置,有效提高了涂覆效率及质量,保证纤丝后续的加工质量及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纤丝涂覆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传动辊、限位辊、电机、集液槽及加液机构,所述传动辊及限位辊的两端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位辊的底部外缘面抵于所述传动辊的顶部外缘面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经一皮带与所述传动辊的一端相连,所述集液槽设置于所述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传动辊的外缘面上均布有多组环形槽,多组所述环形槽沿着所述传动辊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加液机构包括顶部开口的加液槽,所述加液槽设置于所述限位辊的正上方,所述加液槽的两端上方分别设有一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与一送液管路相连;
所述加液槽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设置于所述限位辊的正上方,每个所述出液孔正对一条所述环形槽设置;
所述加液槽的底部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一挡板,所述限位辊设置于两组所述挡板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由外向内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挡板的底部靠近所述限位辊的外缘面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液槽下方的机架上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加液槽与所述限位辊之间,且所述限位板设置于两组所述挡板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的顶部经一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相连,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出液孔的左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的前端设有一连接杆,所述机架上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前端穿过所述弧形槽设置于所述机架前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上螺接有一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的后端面抵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蝶形螺母将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弧形槽锁紧于所述机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辊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辊的直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纤丝涂覆工艺,其步骤为:
①每组纤丝经过一组环形槽,纤丝处于环形槽与限位辊之间,纤丝由右向左移动,电机带动传动辊逆时针转动;
②送液管通过加液口给予加液槽加入涂覆液体,涂覆液体会流入到加液槽内,加液槽内的涂覆液体会通过出液孔向下流出,流入到限位辊上;
③由于限位辊底部抵在传动辊的顶面上,这样传动辊转动的时候回同时带动限位辊也顺时针转动,出液孔滴落的涂覆液体会通过限位辊向下同步被涂覆到传动辊表面及环形槽内,纤丝在经过环形槽的过程中,涂覆液体会包覆在纤丝表面,完成涂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鸿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鸿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60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