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6124.9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贸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0 | 分类号: | B65D25/20;B65D81/26;B65D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胡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电子元件 收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分格收纳盒,所述分格收纳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收纳箱内上下两端相连,所述分格收纳盒下方固定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收纳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盒,所述收纳箱底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除湿孔,所述收纳箱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收纳箱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前盖板。该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有效减少收纳装置的占地面积,便于电子元件的拿取,在收纳装置内部进行除湿,提高收纳箱内部的透气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为了保持电子元件运作的稳定性,通常将它们以合成树脂包覆封装,然后放入收纳装置内,但是现有的收纳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摆放,且收纳装置一般为单层的结构,占地空间较大,多层叠放时不方便电子元件的拿取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摆放,且收纳装置一般为单层的结构,占地空间较大,多层叠放时不方便电子元件的拿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侧开设有等距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侧固定连接有分格收纳盒,所述分格收纳盒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下两端分别与收纳箱内上下两端相连,所述分格收纳盒下方固定杆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收纳箱下端固定连接有干燥盒,所述收纳箱底部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除湿孔,所述收纳箱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收纳箱前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前盖板。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内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收纳箱内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磁铁相对应的第二磁铁,所述前盖板的长度等于收纳箱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长度大于前盖板长度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干燥盒前端开设有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内卡合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干燥盒内设置有干燥剂,所述收纳箱、干燥盒和分格收纳盒均为半圆形结构,且固定杆、收纳箱、干燥盒和分格收纳盒为同心圆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格收纳盒前端固定连接有透明标签盒,所述透明标签盒为上端开口式设计,所述透明标签盒内插接有标签纸,所述标签纸的高度大于透明标签盒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上开设有等距分布的透气槽,所述透气槽内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前盖板前端固定连接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采用多层叠放的设计,有效减少收纳装置的占地面积,且分格收纳盒各自独立,便于电子元件的拿取,配合透明标签和标签纸的使用,提高电子元件找寻的速度,实用性更强;
2、该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通过干燥盒和干燥剂的设计,提高收纳装置的功能性,在收纳装置内部进行除湿,保证电子元件的存放环境,确保电子元件的安全性;
3、该便于拿取的电子元件收纳装置,通过固定杆、限位环、导向槽和导向块的配合使用,便于对分格收纳盒进行转动,从而便于电子元件的拿取,且增设的透气槽和防尘网,提高收纳箱内部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贸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贸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6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