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防脱结构和电子笔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5765.2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8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张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欣威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08 | 分类号: | F16F1/08;F16F1/12;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燕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结构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笔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弹簧防脱结构和电子笔,弹簧防脱结构包括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凸设有凸环,所述弹簧包括弹性部和锥形的压入部,所述压入部具有外径小于所述凸环内径的压入端,所述压入部外径最大处大于所述凸环内径且该部位构成用于防止所述弹簧从所述凸环脱落的防脱肩部。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一端经弯折为具有特殊形状的压入部,在使用时,压入端先穿过凸环,防脱肩部穿过凸环后回弹,从而将弹簧与壳体相互固定,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可实现相较现有技术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不易被用户拉脱,而且兼具有装配容易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笔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仓的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可更换干电池供电的电子笔,一般具有中空的金属壳体作为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弹簧抵接电池,起到保证电池与正负极电极片导通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固定弹簧,在壳体内部设有凹槽作为弹簧的卡榫固定结构,弹簧一端卡入凹槽与壳体相互固定,该结构虽然应用简便、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凹槽是设置于壳体内部,受限于壳体厚度、弹簧尺寸等原因,存在弹簧容易松脱、被用户拔出的问题,继而导致电池仓损坏,无法正常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防脱结构和电子笔,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仓的弹簧容易脱落、被拔出,导致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弹簧防脱结构,包括弹簧和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凸设有凸环,所述弹簧包括弹性部和锥形的压入部,所述压入部具有外径小于所述凸环内径的压入端,所述压入部外径最大处大于所述凸环内径且该部位构成用于防止所述弹簧从所述凸环脱落的防脱肩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入部为平面对称结构,其对称轴线与所述弹簧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沿所述压入端至所述防脱肩部,所述压入部外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沿所述防脱肩部至所述弹性部,所述压入部内径变小形成凹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压入部连接处,所述弹簧弯折为S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靠近所述压入部的一端,外径超过所述凸环内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电子笔,包括上述的弹簧防脱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防脱结构和电子笔,其弹簧一端经弯折为具有特殊形状的压入部,在使用时,压入端先穿过凸环,防脱肩部穿过凸环后回弹,从而将弹簧与壳体相互固定,不受壳体厚度限制,能在保持较低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相较现有技术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不易被用户拉脱,而且兼具有装配容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防脱结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弹簧防脱结构,包括弹簧1和壳体2,在壳体2的内部凸设有凸环21。弹簧1包括弹性部11和锥形的压入部12,压入部12具有外径小于凸环21内径的压入端121。压入部12的外径最大处大于凸环21内径,该部位构成防脱肩部122,用于防止弹簧1从凸环21处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欣威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智旺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欣威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57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检测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文地质勘探中取样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