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把手模组及具有该把手模组的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53364.3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苏俊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陕芳芳 |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模组 具有 服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模组及具有该把手模组的服务器,该把手模组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元件;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壁,所述壳体具有拉拔槽,所述拉拔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前壳壁;所述拉拔槽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与所述前壳壁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壳体的后侧固接,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连接部。该把手模组用于服务器时,可通过其第一连接元件的连接部与服务器的主机机壳连接,将把手模组固定在服务器上,这样,在服务器置于机柜后,需要维修或设定时,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模组的拉拔槽将服务器自机柜内取出,非常方便,且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把手模组及具有该把手模组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网络传输的需求不断提升,往往需要多个服务器配合才能满足,这些服务器往往会安装在一个机柜中。
当安装在一个机柜中的服务器需要维修或设定时,使用者需要将服务器自机柜中拆出,再电连接外界设备以进行维修或设定,现有的结构设计中,没有将服务器自机柜中取出的结构,非常不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服务器自机柜中取出,又不容易损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模组,包括壳体和第一连接元件;
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壁,所述壳体具有拉拔槽,所述拉拔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前壳壁;所述拉拔槽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
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与所述前壳壁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壳体的后侧固接,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把手模组用于服务器时,可通过其第一连接元件的连接部与服务器的主机机壳连接,将把手模组固定在服务器上,这样,在服务器置于机柜后,需要维修或设定时,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模组的拉拔槽将服务器自机柜内取出,非常方便,且不易损坏。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所述前壳壁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前侧;
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且所述拉拔槽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之间;
所述第一表面、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二表面沿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自上至下依次排列。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所述开口临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具有弧形内缘。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所述弧形内缘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所述弧形内缘的中部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凹陷。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在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之间的距离为22mm~26mm。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4mm~16mm;所述拉拔槽的所述开口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18mm~20mm。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壳体直接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壳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形成所述连接部。
如上所述的把手模组,还包括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按压模组;
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之间;
所述前壳壁配置有至少一个按钮,所述按钮的位置与所述按压模组的位置对应,以便触发所述按压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勤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3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