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合强度高的软硬结合线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51248.8 | 申请日: | 2020-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黄栋;彭媛;夏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倚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2 | 代理人: | 霍如肖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强度 软硬 线路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结合强度高的软硬结合线路板,包括左板体,所述左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右板体,所述右板体与左板体之间设置有软性板,所述右板体和左板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条,所述限位挡条的一侧侧壁与软性板固定的连接,所述限位挡条的侧壁靠近软性板的一侧开设有椭圆滑槽和长条滑槽,所述椭圆滑槽和长条滑槽之间连通,所述软性板的侧壁设置有椭圆滑球A和椭圆滑球B,所述椭圆滑球B设置在椭圆滑球A的一侧,所述椭圆滑球A和椭圆滑球B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钢带板。本实用新型软硬板的结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高,设计合理,减少板脱离,保证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结合强度高的软硬结合线路板。
背景技术
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软硬结合板同时具备FPC的特性与PCB的特性,随着5G手机、可穿戴装置、医疗设备等轻、薄、短、小的终端应用产品及医疗产品的需求热烈涌动,正在推动软硬结合板产量不断增长,预计全球今年软硬结合板的供应量将会大量增加。
现有的软硬结合线路板软硬板的结合强度低,结构稳定性低,质量差,使用寿命短,设计不合理,而且软板层结构柔软,受到较大的外力拉扯时容易导致柔性板与硬性板之间的脱离,导致线路板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结合强度高的软硬结合线路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结合强度高的软硬结合线路板,包括左板体,所述左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右板体,所述右板体与左板体之间设置有软性板,所述右板体和左板体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挡条,所述限位挡条的一侧侧壁与软性板固定的连接,所述限位挡条的侧壁靠近软性板的一侧开设有椭圆滑槽和长条滑槽,所述椭圆滑槽和长条滑槽之间连通,所述软性板的侧壁设置有椭圆滑球A和椭圆滑球B,所述椭圆滑球B设置在椭圆滑球A的一侧,所述椭圆滑球A和椭圆滑球B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左板体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条A,所述右板体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条B,所述橡胶条B的一侧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梯形橡胶卡块B,所述橡胶条A的一侧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梯形橡胶卡块B相卡接的梯形橡胶卡块A。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钢带板,所述弹性钢带板的内侧壁与安装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条与弹性钢带板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弹簧,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靠近软性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限位挡条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椭圆滑槽和长条滑槽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椭圆滑球B设置在椭圆滑球A滑动连接在长条滑槽的内部,所述椭圆滑球B设置在椭圆滑球A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软性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套接有防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软性板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使得椭圆滑球B设置在椭圆滑球A通过椭圆滑槽进入到长条滑槽中滑动,防护套增加对连接柱的保护,避免连接柱在长条滑槽中滑动时磨损,从而将软性板与左板体和右板体安装牢固,安装快速便捷,软硬板的结合强度高,结构稳定性高,设计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具有弹性的弹性钢带板,可以增加软性板的形变,且橡胶缓冲垫可以加固弹性钢带板的结构,连接弹簧保证限位挡条与弹性钢带板之间可以拉动,同时也保证两者的结构稳定,减少脱离,保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达辉软性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1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加热兼模具加热一体机
- 下一篇:PE管热熔接头内翻边切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