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7344.5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余云龙;陈东杰;陆广益;华军;张佃华;江红春;罗仁杰;甘恩新;石银钢;韦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0;B21D37/04;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弯折钢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涉及钢网弯折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第二固定框的内部设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外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涡轮,第一转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转杆。该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通过第二转杆、蜗杆、涡轮、第一转杆、第三滑板、滑口、第一连接板和下模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通过转动第二转杆,对涡轮进行转动,保证了第三滑板能够进行升降,从而便于对下模的弧度进行调整,通过双向螺纹杆、第一滑板、第二滑板、第二连接板、第二推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一推板之间的配合设置,有效的转动双向螺纹杆,使两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进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网弯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网也就是SMT模板,是一种SMT专用模具,其主要功能是帮助锡膏的沉积,目的是将准确数量的锡膏转移到空PCB上的准确位置。
现有的弯折钢板通常依靠人工完成,较为费时费力,且在弯折过程中容易造成工人受伤,对弯折钢板通常用圆弧成形方式,由于普通弯折装置通常为固定式,在弯折不同规格或者弧度不同的钢网,难以进行调整模板和冲压件的角度,从而降低了弯折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确弯折钢网的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内部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第一转杆的一侧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的上侧开始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转杆外表面的上侧螺纹连接有第三滑板,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模,所述固定模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下模,每个所述下模的底面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一连接板。
所述支撑框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冲压设备,所述冲压设备的伸缩端贯穿支撑框架并延伸至支撑框架的正下方,所述冲压设备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外表面设有圆周阵列的冲压模,所述第一固定框的内部设有两个双向螺纹杆,每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均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每个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上表面均与第一固定框的内顶壁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四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二滑板靠近第一滑板的一侧面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五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滑板一侧面的下侧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二滑板靠近第一滑板一侧面的下侧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第三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内底壁的两侧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弹簧,每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均与支撑框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导轮,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便于将钢网进行放置,使支撑板对钢网进行有效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杆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二固定框的内顶壁和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涡轮和蜗杆相啮合,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框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框的外部,且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第二转杆的转动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控制涡轮进行转动,使第一转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框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口,且第三滑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贯穿滑口并延伸至第二固定框的外部,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均分别通过销轴与第三滑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通过第一转杆的转动,带动第三滑板进行升降,从而更好的便于调整下模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未经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柳州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