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螺栓轴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7121.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张文凯;陈淘;郭超;王亮晶;石斯予;杨洪;王强;甘秦福;龙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腾菲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F16B35/04;F16B3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杨海燕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栓 传感器 | ||
一种防松螺栓轴力传感器,涉及一种螺栓轴力的监测装置,特别是具有防松功能的螺栓轴力的监测装置。它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上防松圈,传感器本体由外壁以及与外壁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内部为空腔的盒体,传感器本体中部开有轴孔,在传感器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感应片,感应片连接数据处理装置;传感器本体顶部设有第一止退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钩齿,上防松圈一面设有第二止退槽,另一面设置第二钩齿。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传感器本体顶部设有第一止退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钩齿,上防松圈一面设有第二止退槽,另一面设置第二钩齿,在提供螺栓轴力监测功能的同时也解决了螺栓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一种防松螺栓轴力传感器,涉及一种螺栓轴力的监测装置,特别是具有防松功能的螺栓轴力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大型设备或重要设备的安装都是通过螺栓来进行安装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加长,部分塑性变形变成永久变形,金属恢复应力下降,螺栓所提供的锁紧力下降,导致螺栓松动,造成安全隐患。现目前对于此类现象的监测手段主要是超声波监测,其适用性不强,受环境影响大,不能普遍适用。所以需要一种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螺栓轴力检测装置。本申请人研制出一种这样的装置,但没有防松功能,且不能补偿螺栓预紧力的损失,只能增加防松垫等来起防松作用如:增加弹簧垫圈、外齿面锁紧垫圈等,但这些方式都只能实现短期的防松效果,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因振动等原因,导致防松效果降低,且此种方法增加了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高度,增加了安装空间,易与安装环境发生干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松功能的螺栓轴力监测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上防松圈,传感器本体由外壁以及与外壁相连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内部为空腔的盒体,传感器本体中部开有轴孔,在传感器本体的外壁上安装感应片,感应片连接数据处理装置;传感器本体顶部设有第一止退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钩齿,上防松圈一面设有第二止退槽,另一面设置第二钩齿。
所述第二止退槽或第一止退槽由底面和侧壁构成,底面为圆弧面。
所述一个止退槽内的侧壁与水平直线形成80°~90°的夹角。
所述底面在顶点处的切线与顶点处的水平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螺栓的螺纹升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顶部设有第一止退槽,底部开设有第一钩齿,上防松圈一面设有第二止退槽,另一面设置第二钩齿,在提供螺栓轴力监测功能的同时也解决了螺栓松动的问题。
2、第二止退槽或第一止退槽的底面为圆弧面,其流畅的线条便于第一止退槽与第二止退槽的配合安装,而且圆弧形的第一止退槽与第二止退槽具有弹性效应,防止传感器本体产生旋转,能更有效地防止螺栓预紧力的损失。
3、一个止退槽内的侧壁与水平直线形成80°~90°的夹角,便于传感器本体和上防松圈配合时相扣以及需要时拆除传感器本体。
4、第一止退槽或第二止退槽的圆弧形底面在顶点处的切线与顶点处的水平直线形成的夹角大于螺栓的螺纹升角,配合螺栓安装时,锁紧整个装置后,上防松圈第二止退槽与传感器本体第一止退槽卡入并咬合在结合表面上,当螺栓松动时,只允许止退槽之间发生移动,阻碍了上防松圈与传感器本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起到了螺栓轴力传感器防松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止退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本体钩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腾菲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腾菲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7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