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式新风换气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6280.7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余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3/16;F24F12/00;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 地址: | 21151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新风 换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式新风换气机,当外界空气经过温度交换管道时,通过温度交换管道与排出的室内空气进行温度交换,从而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内原本空气温度差别不大,避免换气时室内温度突变,温度交换管道可对排出的空气温度进行回收,避免能量的浪费,同时内外循环控制挡板的控制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内循环空气温度控制,也可以对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设有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进行室内外空间交换过程对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节,也可以在进行内循环时调节空气温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过滤器等部件易于更换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道式新风换气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住房建筑方面越来越注重节能保温,但是在达到隔热、保温、密闭的性能的同时,也阻止了空气流通,在密闭保温的空间里,会聚集产生浑浊的有害气体,如此导致空气中含氧量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将空调器和新风机组结合,利用空调器进行室内室外的热交换,并且通过新风机组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置换,不仅实现室内温度调节,而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组结构复杂,在进行室内外换气过程中,无法有效回收室内空气中的能量,使得在进行换气时,导致原本室内的空气的能量被白白消耗导致能源浪费,由于没有进行温度回收,导致在进行换气过程中,会导致室内的温度急剧改变,为避免该情况,现有的新风机组采用空调机构对换气进行加温,这不仅导致空气温度增加缓慢,同时导致大量的能源被消耗,节能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的管道式新风换气机,提升节能效果。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式新风换气机,包括外挡栏、第一过滤器、壳体、温度交换管道、内外循环控制挡板、蒸发器、第二过滤器、内挡栏、第一排风机、侧盖、冷凝器以及第二排风机,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上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第二通道上端,且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首端皆与壳体首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三通道设于第四通道上端,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末端皆与壳体末端贯通连接,所述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末端,所述外挡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外挡栏分别设于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的首端,且外挡栏固定于壳体首端上,所述温度交换管道固定于壳体内部,且位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之间,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温度交换管道与第四通道贯通连接,所述第二通道通过通过温度交换管道与第三通道贯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器固定于第一通道内,所述内外循环控制挡板转动固定于壳体内部,且内外循环控制挡板位于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之间,所述内挡栏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内挡栏分别设于第三通道以及第四通道末端,且内挡栏固定于壳体末端,所述第二过滤器固定于第三通道内部,所述蒸发器以及第一排风机依次安装于第四通道内,所述第一排风机的排风口与第四通道末端固定连接,第一排风机的进风口与蒸发器连接,所述冷凝器以及第二排风机依次安装于第二通道内,所述第二排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二通道首端固定连接,第二排风机的进风口与冷凝器连接,所述侧盖固定于壳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为连接为一体的空调机构,所述空调机构还包括四通阀和压缩机,所述四通阀和压缩机皆固定于壳体内,所述四通阀和压缩机图中未画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风机、第二排风机皆通过控制机构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外循环控制挡板包括挡板以及挡板转轴,所述挡板固定于挡板转轴上,且挡板转轴与步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控制机构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为一体的空调机构皆通过控制机构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为安装有单片机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采用京东方生产的液晶触摸屏,单片机为深圳市众金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STM32F103RCT6微控制器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御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6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致发光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学实验演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