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形硬质气管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3511.9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傅国强;袁岚;宋建钢;蔡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05;A61B1/0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 地址: | 2000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硬质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硬质气管镜,包含管状结构的镜体,镜体有部分弯曲,镜体的目镜端连接有显示器,镜体的物镜端安装有镜头,镜体内设有将显示器与镜头连接的传输线;镜体的物镜端处为斜切面,镜体物镜端处的屈曲面长于镜体物镜端处的背曲面,镜头安装于背曲面处的镜体物镜端内,形状上加大了镜体物镜端的屈曲度,与上呼吸道解剖弧度更加契合,使物镜端能更容易置入和调整至咽喉部声门上区,又能够很好固定外套的气管导管,使之不易滑脱;使镜体物镜端置入口鼻腔后,镜体的置入部分在上呼吸道内本身所形成的内夹角≤90度,更能契合口咽轴线和气管声门轴线的解剖角度,无需特别调整头位,形状更符合自然解剖弧度,便于置入到达目标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硬质气管镜。
背景技术
硬质气管镜(硬质可视气管镜)作为检查治疗工具,为临床观察声门及气管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经验的操作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和硬质气管镜,可以在病人自然体位下完成检查操作;
目前临床使用的硬质气管镜以视可尼为代表,其结构特点一致,主要的缺陷在于:
1.物镜端镜头的镜轴与镜体管腔的切线延长线同轴,镜头与镜体末端在同一平面,很容易被软组织覆盖遮挡;
2.目镜端和物镜端的镜体曲度过小,目镜端镜体与物镜端镜体的内夹角>90度,难以将外套的气管导管固定;
关于第1个缺陷,由于镜头位于镜体末端,并与之在同一平面内,加之镜体直径较细,在置入口腔时极易受到软的舌体和口腔内组织的紧密接触式遮挡,镜头受遮挡则间隙失去,无足够的间隙便无成像焦距,导致镜头无法清晰成像;
关于第2个缺陷,由于镜体的目镜端和物镜端之间的角度呈钝角,与实际解剖弧度契合较差,置入时镜头端调整至咽喉部声门上位置有一定困难,其次在借助视可尼做可视引导气管插管时,需将气管导管套在气管镜外;但是,由于镜体的内夹角大于90度呈钝角,弧度过大,套在镜体外的气管导管和镜体间的摩檫力有时不足以固定导管,在将套有气管导管的镜体置入口腔或鼻腔时,常因口鼻腔内组织对外套气管导管的摩檫阻力大于气管导管与其内的镜体的摩擦阻力,使其内的镜头端很容易滑脱出气管导管末端,镜头端失去气管导管末端的帽檐样支撑保护,镜头便很容易被组织遮挡而难以清晰成像,从而使检查操作变得困难;
在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危重病人需要使用硬质气管镜进行检查,但是现有的硬质气管镜由于与实际解剖弧度契合较差,镜头容易被组织接触遮挡,不仅会影响操作,延长操作时间,同时咽喉部的反复长时间操作刺激会造成患者不适并引发病人呛咳,这种呛咳会将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喷向外界,而新冠肺炎病人的分泌物是极具传染性的,极易对操作者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风险。因此将硬质气管镜制成与实际解剖弧度契合,更重要的是使镜头不易被遮挡影响观察,保持视野的连续清晰,使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有效并能快速完成,是本技术方案的设计初衷。
专利申请号201520796860.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带有紧固件的气管镜,专利申请号201720674653.7的实用新型专利可弯曲硬质纤维气管镜均公开了气管镜,但是两个专利提供的气管镜均是软镜,软镜整个镜体柔软可弯曲,软镜可进入人体多处弯曲的腔道来完成检查治疗,如经过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如经过口腔-声门-气管-支气管;但是以软镜作为气管插管的引导镜,由于其支撑和固定作用差,在送入导管的过程中难以主动调整导管的头端位置,因此操作技术要求高;而硬镜则正相反,固定作用好,可通过挑、撑、移等动作,主动调整导管头端位置,根据镜头提供的视野,随时调整导管头端至合适的目标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硬质气管镜容易被遮挡造成成像困难,其形状与上呼吸道解剖弧度不能够完全契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硬质气管镜,将带有光源的电子成像系统制成与视频器置入通道管适配的视频器,包括电子摄像镜头和显示器,电子摄像镜头与镜体制成一体,可消毒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轨式可移动插线板
- 下一篇:新型导航激光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