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智能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3321.7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彬;李名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邦创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断电 维护 更换 安全 电源 智能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智能装置,包括安全电源,所述安全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有主输入开关,所述安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开关,所述输出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旁路输入开关,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旁路输入开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系统,包括上述的智能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EMI和开关电路、电能转换电路、输出EMI和开关电路、输出开关。本发明通过静态旁路和维护旁路解决了传统安全保护装置需断电更换的问题,通过控制电路和惊静态旁路解决了安全电源漏电或误碰电伤人、电起火等对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害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用电技术和消防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智能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用电过程中,经常发生漏电伤人,电起火的情况,给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现有的安全用电智能设备虽解决了漏电伤人、电火花或短路造成起火的问题,但一旦安全电源损坏后,就需要停电更换,造成不便,特别是在有些不能停电的场合,一停电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安全问题,则产品的体验和适应场合就会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智能装置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智能装置,包括安全电源,所述安全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有主输入开关,所述安全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开关,所述输出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旁路输入开关,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旁路输入开关,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维护旁路开关,所述维护旁路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在输出开关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和主输入开关的输入端断开或连接;
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和主输入开关的输入端断开,则旁路输入开关和主输入开关单独市电供电,互不影响,旁路输入开关的输入端和主输入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则旁路输入开关和主输入开关共用同一市电供电,减少线路,布线简单且节省材料。
正常模式下,断开旁路输入开关和维护旁路开关,闭合主输入开关,市电由主路输入通过主输入开关至安全电源,安全电源将市电转换为安全电通过输出开关输出至用电设备,保护用电设备的安全;
旁路模式下,当市电不正常或过载超过安全电源的范围或需要节约能源时,可进入旁路模式,断开主输入开关和维护旁路开关,闭合旁路输入开关,市电由旁路输入通过旁路输入开关至旁路输入开关,然后通过输出开关输出至用电设备,由于采用旁路输入开关,切换时间短,不会造成负载断电的情况;
维护旁路模式下,当安全电源出现故障需要更换维护时,安全电源控制从正常模式切换到旁路模式,电能从旁路输入开关到旁路输入开关,最后经过输出开关负载供电,然后再控制闭合维护旁路开关同时断开旁路输入开关和旁路输入开关,进入维护状态,这样就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更换安全电源,当更换好了安全电源时,再开通静态旁路后,断开维护旁路开关同时闭合旁路输入开关,机器进入旁路模式,然后开通安全电源,断开旁路输入开关和旁路输入开关同时打开主输入开关,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即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更换了故障模块;
旁路输入开关和维护旁路开关可进行互动切换,且维护旁路开关采用手动开关,安全性高。
一种无需断电维护更换的安全电源系统,包括上述的智能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EMI和开关电路、电能转换电路、输出EMI和开关电路、输出开关,所述输入EMI和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维护旁路,所述输入EMI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出EMI和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静态旁路,所述电能转换电路上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连接输入EMI和开关电路、输出EMI和开关电路、静态旁路、显示面板和指示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邦创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邦创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