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边进出的液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3046.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9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芳;段广坡;程灿灿;夏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边 进出 液冷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边进出的液冷器,属于液冷设备领域。包括液冷器本体、进液管及出液管,液冷器本体包括若干个液冷板,若干液冷板依次顺序连接;液冷板内设置有冷流道,液冷板的上设置有进液口及出液口,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液冷器本体的延伸方向的两侧,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与冷流道密封连通;进液口与进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等分冷却液的分液管路,进液管通过分液管路分别与若干进液口连通,出液管与若干出液口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了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压降,节省了泵的功耗;并能够等分冷却液,提高不同液冷板之间冷却液的流量一致性,有利于电池快速冷却,减小电池各部分之间温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冷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双边进出的液冷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的自主可控目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必然的选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倍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要采取冷却技术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确保电池模组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目前电池模组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强制风冷、液冷和直冷四种。液冷因冷却效率高,与直冷相比系统较为简单等而应用广泛。当前的液冷板主要采用钎焊的工艺加工制作。钎焊强度较低,并且钎焊液冷板厚度较薄,并不能作为受力构件直接承载电池模组的重量。
铝合金挤压工艺流程简短、生产操作方便。挤压型材强度大,型材中的腔体可作为冷却液的流道使用,上述特点使得铝型材作为液冷系统中的液冷板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常见的挤压铝型材的液冷板的多股流道通常与进液管直接连接,未进行等分,导致不同流道之间冷却液的流量不同,同时为便于管道布置,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通常设置在液冷板的同一侧上,但是这增加了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压差,会导致不同液冷板的降温效果不一致,也同时增大了泵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边进出的液冷器,能够等分进入液冷板中冷却液量,减少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压差,减少不同液冷板之间的温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边进出的液冷器,包括液冷器本体、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液冷器本体包括若干个液冷板,若干所述液冷板依次顺序连接,所述液冷板的上设置有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液冷器本体的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冷流道,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冷流道密封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置有用于等分冷却液的分液管路,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分液管路分别与若干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出液管与若干所述出液口依次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冷板的数量4个,所述分液管路包括3个分液接头,所述分液接头包括一个进口及两个出口,所述进液管通过3个所述分液接头分别与4个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连通。
可选地,3个所述分液接头包括1个一级接头及2个二级接头,所述一级接头的进口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一级接头的两个出口分别与2个所述二级接头的进口连通,2个所述二级接头的4个出口分别4个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冷板的进液口上设置有进液插头,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进液插头与所述分液管路连通;所述液冷板的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插头,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出液插头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液插头和所述出液插头均为快插接头。
可选地,相邻所述液冷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均为尼龙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液冷器本体包括若干个液冷板,若干个液冷板依次顺序连接,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设置在液冷器本体延伸方向的两侧,有效降低了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的压降,节省了泵的功耗;进液口与进液管之间设置有分液管路,分液管路等分冷却液,使不同液冷板之间冷却液的流量保持一致,有利于电池快速冷却,减小电池各部分之间温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3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地插鱼竿
- 下一篇:一种垂钓鱼竿用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