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电吊舱内气密条件下的散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41105.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2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吊舱内 气密 条件下 散热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吊舱内气密条件下的散热机构,该机构包括散热片主体、风扇;所述的散热片主体上具有上面开口的空腔,风扇安装在空腔内;散热片主体的一侧竖向排列多个平行的散热鳍片;风扇一侧的风向流道朝向散热鳍片;散热片主体设置在球舱内主要热源上面,且与气密球舱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达到为球舱内主要热源良好散热的目的,并且不破坏球舱自身的气密性,结构所占体积小,重量小,效率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光电吊舱内散热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在整舱气密条件下,不影响气密环境时进行有效散热的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光电平台进行工作时,球舱内温度最高,热源来自于各个载荷和球舱内的电路板以及为球舱供电的电源模块等,球舱内结构排布紧凑,各热源之间各自发热且空气不流通,仅凭自身热量影响球舱壳体对外冷热交换效率极低,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对舱内工作部件有破坏性影响。在对光电平台球舱进行散热时,通常采用加风扇,贴导热帖,加散热片等方式进行散热,效率低且无法有效将热量排出球外。尤其在球舱需要气密条件下,球内高温度空气无法通过框架等壳体与外界进行冷热交换,更不能开散热孔导致气密性失败,所以采取以上方法,效率不高,不能有效的进行排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吊舱内气密条件下的散热机构,该机构可实现球舱内主要热源的良好散热,并且不破坏球舱自身的气密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吊舱内气密条件下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片主体、风扇;所述的散热片主体上具有上面开口的空腔,风扇安装在空腔内;散热片主体的一侧竖向排列多个平行的散热鳍片;风扇一侧的风向流道朝向散热鳍片;散热片主体设置在球舱内主要热源上面,且与气密球舱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风扇采用涡轮风扇。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散热挡片;散热挡片罩在空腔的上面开口处,并且散热挡片的中央通风口固定有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的散热片主体的一侧具有向上的斜坡,多个平行的散热鳍片竖向排列在斜坡上。
进一步,散热片主体的底部四周具有凸边,凸边分布多个安装孔,并且凸边上靠近内侧位置具有环形的密封槽;散热片主体通过安装孔处的螺钉与气密球舱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安装在密封槽内的密封条密封。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条采用硅胶导电密封条。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固定在气密球舱内,当其采集到的舱内温度值高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风扇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安装在温度过高的球舱内的发热体周围,或直接与发热体本身紧贴安装。当舱内温度过高时,风扇转动通过散热挡片的中央通风口抽取空气,将热量从侧面的风向流道导入散热鳍片的间隙中,再从间隙导出发散到外部空气中,实现对舱内的散热,可达到为球舱内主要热源良好散热的目的,并且不破坏球舱自身的气密性,结构所占体积小,重量小,效率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密封球舱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热挡片俯视图。
图3是正视图。
图4是散热片主体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密封球舱上安装的结构立体。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通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1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