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桩静载试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40359.9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3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容广;赵志强;赵富豪;郭欣;赵景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广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桩静载 试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桩静载试验设备,其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呈方体且中间具有圆筒状的缺口,桩体位于缺口中,桩体顶部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顶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水平截面轮廓与承重台的水平截面外轮廓相同,所述承重台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台体和第二台体。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基桩静载试验的实验效果稳定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桩静载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桩基静荷载试验是指按桩的使用功能,分别在桩顶逐级施加轴向压力、轴向上拔力或在桩基平台底面标高一致处施加水平力,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根据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即Q~S曲线)判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该试验利用各种方法人工加荷,模拟地基或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测试其加载后承载性能及变形特征,而进行桩基静荷载试验的设备即为桩基静荷载试验设备。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1775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桩静载试验设备,其包括设置在试验桩两侧的承重平台、位于试验桩顶端且与试验桩同轴设置的千斤顶以及设置在千斤顶上方的多个相互堆叠的配重块,每个承重平台的顶端两侧开设有竖直的限位孔,限位孔内插设有竖直的限位柱,限位柱与配重块的侧边抵接接触。
上述专利中基桩两侧的承重平台受压时,由于承重平台底面面积较小承重平台对底面的压强较大,承重平台下陷的可能性较大,且两侧的承重平台受压不一定均等,又受不稳定土质的影响,两侧承重平台产生错位下陷的可能性较大,影响桩基静荷载试验,使得试验效果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桩静载试验设备,旨在提高基桩静载试验的实验效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基静载试验设备,包括承重台,所述承重台呈方体且中间具有圆筒状的缺口,桩体位于缺口中,桩体顶部设置有千斤顶,千斤顶顶端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水平截面轮廓与承重台的水平截面外轮廓相同,所述承重台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台体和第二台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试验时,首先将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拼合并同时使桩体处于承重台的缺口处,将千斤顶安装于桩体顶部,接着将配重块逐个向千斤顶及载台上方叠加,由于承重台底面面积较大,在配重块对承重台施压时,正下方地面所受的压强较低且压力分部均匀,承重台不易产生下陷,基桩静载试验过程中设备更加稳定,试验效果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重台由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拼接的侧面设置有将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通过螺钉与第一台体固定连接且另一侧通过螺钉与第二台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同时与第一台体及第二台体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二台体与第二台体连接形成承重台,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使得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相互连接更加紧固,且便于连接板的拆装,即便于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台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贴合的面,所述插孔中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拼接后,由于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形成的承重台受配重块的重压不一定相等,并且不同地质情况下进行的试验也会受到承重台下方的土壤的影响,从而可能造成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受力不等的情况,进而可能造成第一台体于第二台体中一个下陷而产生高度差,影响试验进行。插设在插孔中的插杆限制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的相对上下位移,保障了第一台体与第二台体水平高度一致性,进而保障试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头,所述插杆另一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插杆设置螺纹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广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广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40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转移印花用布料除皱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八工位灯具激光刻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