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3251.7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全斐;赵宇;赵春杰;沈家君;谭鑫;周杨;徐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孙梦娅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智能 隧道 气体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包括外壳,外壳的一侧设置有GPS定位仪本体,外壳内壁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检测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仓,两个电池仓均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本体,显示屏本体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显示屏本体下方设置有报警灯,报警灯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报警灯的下方设置有按键。该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可以在人员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救援时,对人员的准确定位,进行及时的救援行动,降低了人员的危险性,两个检测装置可同时对气体进行检测,增加了气体检测的种类,提升对隧道气体监测的全面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开山造隧道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隧道的开凿需要施工者的努力,然而在开凿过程,除了要应对外界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受到山体内部有害气体的威胁。
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对人员进行准确定位,在发生突发情况不方便及时营救,增加了人员的危险性,同时现在的便携式检测装置检测的气体种类较少,无法对多种气体进行检测,降低了对隧道气体监测的全面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GPS定位仪本体,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检测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仓,两个所述电池仓均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本体下方设置有报警灯,所述报警灯与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报警灯的下方设置有按键。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松紧带。
可选的,所述出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条以十字形交叉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条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三个。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和进气口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进气口的上端均活动连接有防尘帽,两个所述防尘帽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防尘帽的一端与进气口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按键的数量为九个,九个所述按键以矩形阵列依次排列。
可选的,所述外壳远离GPS定位仪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口。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灯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通过GPS定位仪本体的设置,可以在人员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救援时,对人员的准确定位,进行及时的救援行动,降低了人员的危险性。
2、该便携式智能隧道气体检测仪,通过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检测装置的设置,气体从进气口进入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后通过出气口排出,两个检测装置可同时对气体进行检测,增加了气体检测的种类,提升对隧道气体监测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3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幕机
- 下一篇:一种谷子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