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32714.8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衍俊;刘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22;F28F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陈志明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若干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包括扁管以及套设于扁管外部的翅片;扁管的内部设有冷媒通道,扁管的表面包括翼面,翼面从扁管的迎风侧延伸至扁管的背风侧;翅片设为至少两片,每相邻的两片翅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基于上述结构,翼面可使凝结于扁管表面的冷凝水在重力和风力的作用下迅速离开扁管,避免扁管的表面出现结霜现象,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翼面还可减小空气流经扁管时的阻力,进而可减小空气通过气流通道时的压降,提高换热器的通透率;除此之外,翼面可将进入气流通道的空气引入扁管的背风侧,加强该区域的气流扰动,进而可增强扁管背风侧的换热能力,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管翅式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例如,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更大的换热效率,因此可以采用更加紧凑的设计,减少所占用的空间体积;微通道换热器内制冷剂的停留量较少,从而能够减少空调系统的冷媒冲的注量;微通道换热器可以采用全铝材质,这不仅能够减少换热器的重量,还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但是,当微通道换热器用做空调的蒸发器时,在空气流经微通道换热器的气流通道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因热交换而逐渐凝结于微通道扁管和翅片上,并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逐渐聚集,这不仅会增加微通道换热器的热阻,还会导致进风侧的通透率下降,进而增大气流通过微通道换热器时压降。尤其是在热泵系统中,聚集的冷凝水会受冷发生结霜现象,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发生恶化,严重影响空调的平稳运行。正因如此,微通道换热器在空气源热泵等产品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效果好,不易结霜,换热效率高,并且风阻小的微通道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若干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包括:
扁管,所述扁管的内部设有冷媒通道,所述扁管的表面包括翼面,所述翼面从所述扁管的迎风侧延伸至所述扁管的背风侧;
翅片,套设于所述扁管的外部,所述翅片设为至少两片,每相邻的两片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表面包括两个所述翼面,且两个所述翼面分别设于经过所述扁管的中心线且平行于进风方向的平面的两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翼面呈中心对称分布。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的两侧表面或其中一侧表面设有排水槽,且所述排水槽位于所述扁管的背风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由所述翅片弯折形成。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沿所述扁管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的内部设有至少两条所述冷媒通道,且所述冷媒通道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两根所述扁管,且各所述扁管均同时穿过全部的所述翅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扁管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27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