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31302.2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道平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H2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隆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40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康复 肢体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所述立柱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立柱之间相对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内腔之间相对一侧焊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丝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具有通过加入推动杆与顶杆来对患者背部进行放松,活动患者背部的肌肉,多排并列的顶杆先后顶起,可以大面积的对患者背部的肌肉进行活动,同时通过第一丝杆来带动推动杆往复运行来带动顶杆上下移动,持续对背部肌肉进行放松,同时通过连接条来对顶杆的底端进行固定,避免顶杆无法从对推动杆造成卡滞现象,可以确保装置的工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
背景技术
肢体康复托架一般用于有骨头受伤,对肢体进行托起,对于肢体骨折或者肢体手术患者,早期治疗期间,当患者卧床休息时,需要将患肢抬高,抬高患者对促进下肢静脉和淋巴回流消除组织水肿具有重要作用,减少骨科病人的肢体功能障碍,使其尽快更好地恢复躯体运动功能。
现有的肢体康复托架在使用过程中病人需要整天卧床,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病人背部难受,同时肌肉长时间被压,容易对背部肌肉造成影响,同时对于腿部骨头断裂的需要对腿部进行吊挂,但是因为病人身高不同,所以需要调整病人的位置,操作不便,同时传统的对腿部进行悬挂,影响病房内的整体美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解决了患者长时间躺着会对患者背部造成加压,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同时对腿部罐头断裂的患者进行腿部吊挂时,吊挂操作不方便,同时影响病房内的整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
一种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立柱之间相对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内腔之间相对一侧焊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内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的底部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与支撑板相焊接,且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内部放置有顶杆,且顶杆的底端外侧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底部连接有推动杆,且连接条通过凹槽与推动杆相连接,所述推动杆的中段内部与第一丝杆相连接,所述顶杆通过阶梯孔与支撑板构成移动结构,且顶杆与支撑板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通过凹槽与推动杆构成移动结构,且推动杆上等分分布有多根连接条。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通过第一丝杆与内腔构成移动结构,且第一丝杆的底部与内腔的下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床垫,且支撑板的两侧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连接有螺栓,且螺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内嵌有螺母,且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挂带,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与支撑板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栓通过固定槽与支撑板构成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通槽与连接杆构成移动结构,且连接块与连接杆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第二轴承与连接杆构成转动结构,且连接杆的横截面积与固定块的横截面积等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康复科的肢体康复托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道平,未经朱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1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桶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兽医用智能四肢定位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