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不易变形的风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30046.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印亚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源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6 | 分类号: | F24F13/06;F24F11/74;F24F11/89;F24F13/28;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梁国海 |
地址: | 21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不易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不易变形的风阀,包括外壳体和调节机构,所述外壳体内部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若干个第一支撑块,所述外壳体内部两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十字形,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外壳体内部,所述调节机构由若干个第一控流板、若干个第一螺纹杆、第一涡轮螺杆、若干个第一连接杆、若干个第一密封板、若干个第二控流板、若干个第二螺纹杆、第二涡轮螺杆、若干个第二连接杆和若干个第二密封板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快速有效地调节通风位置和通风量,防止长期使用后变形导致无法有效地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不易变形的风阀
背景技术
风量调节阀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央空调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但是目前风阀仍存在各种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8652853 U所公开的一种风阀装置,其虽然通风顺畅,空气阻力小,制冷机组的风机能够节省电力;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有效防止回风,但是不能根据需要调节进风量和进风的位置,实用性较低,整体强度较低,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变形,导致无法有效地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不易变形的风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不易变形的风阀,包括外壳体和调节机构,所述外壳体内部的上下端面上均设置若干个第一支撑块,所述外壳体内部两侧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十字形,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外壳体内部,所述调节机构由若干个第一控流板、若干个第一螺纹杆、第一涡轮螺杆、若干个第一连接杆、若干个第一密封板、若干个第二控流板、若干个第二螺纹杆、第二涡轮螺杆、若干个第二连接杆和若干个第二密封板组成,所述内壳体内部的上下端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控流板,所述第一控流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外壳体上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涡轮螺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涡轮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涡轮螺杆的上活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密封板,所述内壳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控流板,所述第二控流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控流板和第二控流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控流孔,所述外壳体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涡轮螺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二涡轮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涡轮螺杆上活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密封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精密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涡轮螺杆和第二涡轮螺杆上。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铝合金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流板上和第二控流板上在控流孔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精密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设置有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面积均比控流孔的面积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源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源嘉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30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柜用自动温控双冷源风机盘管
- 下一篇:托盘货叉和托盘牵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