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29425.2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沥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5/08;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许崇峰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建筑物 混凝土 预料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包括承接管道、承接斗和承接池,所述承接池内部通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叶片,所述承接池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承接池内部相通的承接座,所述承接斗的末端通过螺旋座与进料端口螺旋固定安装,所述承接管道的顶部螺旋安装有固定筒座,所述顶管的顶部螺旋安装有投料口。该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具备便于对不同楼层多余的混凝土物料回收,并对回收的混凝土物料搅拌保持混凝土的特性,保持混凝土回收利用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高层建筑物施工时多余混凝土不便于回收利用,以及对混凝土回收后长时间静置凝固影响混凝土使用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高层建筑的混凝土一般采用车载泵提高泵管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作业层,同时存在对混凝土浇筑后剩余的预料处理的问题,一般采用将预料运送至指定楼层的料斗,有的直接散在楼面上,最后清运到楼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而且混凝土长时间放置后会造成混凝土的凝固,从而造成混凝土浪费的同时,给混凝土回收后使用到的建筑中带来质量的问题。
现有专利申请号201420697381.9中公开了一种高层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采用管体对高层剩余的混凝土预料承接,并导出至回收池内部对混凝土回收,混凝土通过下料口排入管体内部之后,由于高层的高度较高,混凝土落入回收池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混凝土遇到堵塞时极易造成混凝土凝固对管体造成牢固性的堵塞,不易清理,二期回收池对混凝土回收后并没有对混凝土搅拌的设备,依然会造成混凝土在回收池内部的凝土,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具备便于对不同楼层多余的混凝土物料回收,并对回收的混凝土物料搅拌保持混凝土的特性,保持混凝土回收利用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对高层建筑物施工时多余混凝土不便于回收利用,以及对混凝土回收后长时间静置凝固影响混凝土使用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预料回收装置,包括承接管道、承接斗和承接池,所述承接池内部通过驱动电机固定安装有螺旋输出叶片,所述承接池对应螺旋输出叶片的输出端相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承接池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承接池内部相通的承接座,所述承接管道的末端与承接座内部螺旋固定安装,所述承接管道的侧边设置有进料端口,所述承接斗的末端通过螺旋座与进料端口螺旋固定安装,所述承接管道的顶部螺旋安装有固定筒座,并通过固定筒座与承接管道相对的一端螺旋安装有顶管,所述顶管的顶部螺旋安装有投料口。
优选的,所述承接座和固定筒座内部螺旋安装直径一致,所述固定筒座内壁螺旋纹呈相对螺旋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接斗的输入端螺旋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承接斗的输入端内径与螺旋座的内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承接管道根据需要设置有多组,所述顶管和承接管道内部设置有呈倾斜结构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相对交错固定设置在顶管和承接管道内壁。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端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承接板的端面开设有过筛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承接管道的侧边和顶部分别设置承接斗和投料斗,并在承接管道的末端螺旋安装带螺旋输出叶片的承接池,根据楼层的层数安装与层数对应的承接管道,承接管道侧边的承接斗对楼层内部多余的混凝土通过承接斗投入,并通过承接斗进入承接管道,承接管道通过固定套座螺旋安装的顶管对应楼层的顶部设置,并通过投料斗对楼层顶部多余的混凝土承接,承接后输出至承接管道内部,承接管道将承接的混凝土输出至承接池,驱动电机运行带动螺旋输出叶片转动,通过螺旋输出叶片对承接回收的混凝土螺旋搅拌后通过排出管排出,对混凝土回收利用,保持被回收利用的混凝土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沥建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沥建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9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损包装膜
- 下一篇:一种污水表面悬浮垃圾清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