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28442.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0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翀;朱小辉;施翔;邢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B67D7/02;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45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度 钢铁 脱脂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所述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包括化学反应釜,所述化学反应釜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浓缩釜。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化学反应釜内部温度,并将相应温度信号传递给警示灯,警示灯接受温度信号后如果超出预设温度范围便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按压操控面板上的控制按钮,从而对温度进行实时调节,Ω型固定弯件与设备边壳进行固定连接,Ω型移动弯件不与任何设备连接,处于随意移动状态,故而对输料机构进行组装,同时便于拆分,方便对输料管内部残渣进行清理,避免堵塞,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由于热轧卷板表面存在有轧制时留下的轧制油污,因此由热镀锌机组对热轧卷板表面热镀锌时,必须先将轧制时留下的油污清除,否则无法保障镀锌质量,进而无法得到光亮剔透、结合力优异和耐腐蚀性能良好的镀锌层,脱脂剂起着去除板材表面油污的作用,由于含磷脱脂剂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业界普遍采用无磷脱脂剂,生产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时会产生工业废水,一般工业废水会存放在废液池内等待后期排放、处理。
专利号CN203403161U公布了一种生产铝合金型材用无磷脱脂剂的机械装置,该装置属于铝制品加工领域;包括:化学反应釜、浓缩釜、过滤机、干燥机、掺混机、搅拌罐;其特征是:化学反应釜上设有硅酸钠进口、氢氧化钠水溶液进口,化学反应釜和浓缩釜间设有第一料浆泵和管道,浓缩釜和过滤机间设有第二料浆泵和管道,过滤机上设有液体出口,过滤机和干燥机间设有第一输送机,干燥机和掺混机间设有第二输送机,掺混机上设有碳酸钠进口、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进口、烷基苯磺酸钠进口、烷基硫酸钠进口,掺混机和搅拌罐间设有第三输送机,搅拌罐上设有脱脂助剂进口、水进口、成品出口。
目前,上述专利在技术上存在一定不足:1、以往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时反应温度不易精确掌控的问题;2、以往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输料时输料管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化学反应釜内部温度,并将相应温度信号传递给警示灯,警示灯接受温度信号后如果超出预设温度范围便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通过按压操控面板上的控制按钮,从而对温度进行实时调节,Ω型固定弯件与设备边壳进行固定连接,Ω型移动弯件不与任何设备连接,处于随意移动状态,故而对输料机构进行组装,同时便于拆分,方便对输料管内部残渣进行清理,避免堵塞,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碱度钢铁无磷脱脂剂生产线,包括化学反应釜,所述化学反应釜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浓缩釜,所述浓缩釜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过滤机,所述过滤机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干燥机,所述干燥机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掺混机,所述掺混机右侧通过输料机构可拆卸连接有搅拌箱,所述输料机构包括Ω型固定弯件以及Ω型移动弯件,所述Ω型固定弯件与Ω型移动弯件之间卡接有输料管,且Ω型固定弯件与Ω型移动弯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化学反应釜左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化学反应釜顶端固定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化学反应釜右侧壁镶嵌连接有操控面板,所述操控面板外表面开设有控制按钮。
可选的,所述搅拌箱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轴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搅拌轴两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可选的,所述浓缩釜左侧固定安装有料浆泵A,且浓缩釜右侧固定安装有料浆泵B,所述过滤机右侧固定安装有料浆泵C,所述干燥机右侧固定安装有料浆泵D,所述掺混机右侧固定安装有料浆泵E。
可选的,所述螺栓末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28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